从乡村旅游看“乡土中国”困境的缓解--以屯堡地区乡村旅游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9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9页 |
(二) 实地调查法 | 第9-10页 |
(三) 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第10页 |
三、个案村庄概况 | 第10-11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一) 国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状况 | 第12-17页 |
第二章 “乡土中国”变迁中的困境的解读 | 第17-25页 |
一、乡土社会的变迁 | 第17-20页 |
(一) 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转变 | 第17-18页 |
(二) 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 第18-19页 |
(三) 从礼治秩序到法制观念的转变 | 第19-20页 |
二、乡土社会变迁中的困境 | 第20-25页 |
(一) 经济方面 | 第21页 |
(二) 社会方面 | 第21-23页 |
(三) 文化方面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乡村旅游:乡村建设的一种模式 | 第25-33页 |
一、乡村建设的渊源与发展 | 第25-28页 |
(一) 晏阳初与乡村建设 | 第25页 |
(二) 梁漱溟与乡村建设 | 第25-26页 |
(三)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第26-28页 |
二、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 第28-29页 |
(一) 乡村旅游的概念 | 第28页 |
(二) 乡村旅游的特点 | 第28-29页 |
三、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 | 第29-33页 |
(一) 乡村旅游与农民 | 第29-30页 |
(二) 乡村旅游与农村 | 第30-31页 |
(三) 乡村旅游与农业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乡村旅游:缓解“乡土中国”困境的一种手段 | 第33-43页 |
一、个案村庄转型期遭遇的问题 | 第33-35页 |
(一) 经济方面 | 第33-34页 |
(二) 社会方面 | 第34页 |
(三) 文化方面 | 第34-35页 |
三、乡村旅游介入后对问题的缓解 | 第35-40页 |
(一) 经济方面 | 第35-37页 |
(二) 社会方面 | 第37-38页 |
(三) 文化方面 | 第38-40页 |
四、乡村旅游对于乡村建设的作用 | 第40-4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