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厌氧氨氧化混培物包埋固定化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7页
   ·选题背景第15-17页
   ·厌氧氨氧化研究进展第17-25页
     ·厌氧氨氧化的发现及反应机理第17-18页
     ·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第18-19页
     ·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和分离鉴定第19-21页
     ·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理学特征第21页
     ·厌氧氨氧化过程的生物学机制第21-22页
     ·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第22-25页
   ·厌氧氨氧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第25-27页
   ·固定化技术及其在生物脱氮领域的研究进展第27-35页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7-28页
     ·包埋固定化方法第28-29页
     ·包埋固定化载体第29-30页
     ·包埋固定化技术方法革新第30-33页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在污水脱氮领域的研究进展第33-34页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在污水生物脱氮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第34-35页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5-37页
     ·研究目标第35页
     ·研究内容第35-36页
     ·项目来源第36-37页
第二章 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富集培养第37-61页
   ·材料和方法第37-45页
     ·接种污泥第37-38页
     ·模拟废水第38-39页
     ·ASBR启动与运行方法第39-41页
     ·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第41-45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5-59页
     ·好氧硝化污泥的富集与驯化第45-46页
     ·ASBR启动与运行过程第46-55页
     ·厌氧氨氧化混培物的演化富集过程与特性研究第5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第61-74页
   ·材料和方法第61-64页
     ·实验材料第61-62页
     ·仪器与设备第62页
     ·固定化方法第62-63页
     ·测试与分析方法第63-6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4-73页
     ·不同载体空白小球对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吸附情况第64-65页
     ·不同载体固定化小球的厌氧氨氧化效率比较第65-70页
     ·包埋固定化小球的机械性能及物理稳定性研究第70-73页
     ·最佳包埋材料的选择第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固定化厌氧氨氧化小球的理化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第74-92页
   ·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实验材料第74页
     ·实验方法第74-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90页
     ·PVA-SA固定化厌氧氨氧化混培物的操作条件优化第76-77页
     ·PVA-SA包埋固定化ANAMMOX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第77-86页
     ·PVA-SA固定化厌氧氨氧化小球的物理性质和表面性质第86-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固定化厌氧氨氧化混培物生物学特性研究第92-111页
   ·材料和方法第92-98页
     ·实验材料第92-94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94页
     ·实验方法第94-97页
     ·测试与分析方法第97-9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8-110页
     ·PVA-SA包埋固定化厌氧氨氧化混培物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第98-105页
     ·PVA-SA包埋固定化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与生物量关系第105-106页
     ·PVA-SA 包埋固定化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增殖规律第106-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六章 固定化厌氧氨氧化特性研究第111-126页
   ·材料和方法第111-113页
     ·实验材料第111-112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112页
     ·实验方法第112-113页
     ·测试与分析方法第11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3-124页
     ·PVA-SA包埋固定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与运行规律第113-116页
     ·PVA-SA包埋固定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耐冲击负荷性能及运行边界条件第116-122页
     ·有机负荷条件下PVA-SA包埋固定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运行规律及调控第122-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结论与展望第126-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U-MIMO调度算法研究
下一篇:论绘画创作中画面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