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页 |
第一章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涵义 | 第11-14页 |
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定义 | 第11-13页 |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特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特点 | 第14-16页 |
一、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 | 第14页 |
二、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特点 | 第14-16页 |
第三节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起诉便宜主义 | 第16页 |
二、诉讼经济 | 第16-17页 |
三、刑事政策 | 第17页 |
四、刑罚目的 | 第17页 |
五、恢复性司法理念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构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构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一、针对未成年犯罪增多的迫切需要 | 第18-19页 |
二、弥补我国现有不起诉制度的不足 | 第19页 |
三、保护未成年人的需要 | 第19-20页 |
四、节 约司法资源的需要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构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可行性 | 第21-24页 |
一、我国贯彻“教育为主,刑罚为辅”的指导方针 | 第21页 |
二、我国有不起诉制度的法律基础 | 第21-22页 |
三、符合我国的刑事政策 | 第22页 |
四、我国倡导先进司法理念 | 第22-23页 |
五、各地检察机关的成功试点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域外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相关规定 | 第24-28页 |
一、德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 第24-25页 |
二、日本的起诉犹豫制度 | 第25-26页 |
三、美国的延缓起诉制度 | 第26-27页 |
四、台湾地区的缓起诉制度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一、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 第28页 |
二、适用前的调查评估不足 | 第28-29页 |
三、各地适用标准与操作细则不一 | 第29-30页 |
四、对未成年人的考察、监督以及所附条件难以把握 | 第30页 |
五、尚无健全的考察帮教机制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1-37页 |
一、加强立法 | 第31-32页 |
二、适用前调查评估的完善建议 | 第32-33页 |
三、统一适用标准和操作细则 | 第33-35页 |
四、对考察期间及所附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 | 第35页 |
五、建立未成年人帮教机制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