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25页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7-21页 |
第二节 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及意义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文学发生的缘由——历史文化语境分析 | 第25-50页 |
第一节 历史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文化思潮的引导 | 第28-35页 |
第三节 域外文学的影响 | 第35-44页 |
第四节 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 第44-50页 |
第三章 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指向 | 第50-75页 |
第一节 文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 第50-56页 |
第二节 “五四”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在文化意义上的联系 | 第56-61页 |
第三节 国民性的批判与重建——殊途同归的文化指向 | 第61-75页 |
第四章 启蒙——不同时代的共同话语 | 第75-90页 |
第一节 关于“启蒙”的理解 | 第75-81页 |
第二节 五四思想启蒙与八十年代文化启蒙 | 第81-90页 |
第五章 乡情与理性的冲突民风与陋俗的并现 | 第90-114页 |
第一节 乡情与理性的冲突 | 第90-101页 |
第二节 纯朴民风与封建陋俗的并现 | 第101-114页 |
结语 | 第114-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2-123页 |
后记 | 第123-124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124-127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127-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