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一种不是证据的证据 | 第8-9页 |
第一章 品格证据在我国的现状考察 | 第9-22页 |
一、品格证据在我国的现状扫描 | 第9-15页 |
(一) 我国刑事法律中有品格证据规定之实,无品格证据之名 | 第9-12页 |
(二) 我国刑事司法实践有品格证据运用之实,无品格证据之名 | 第12-14页 |
(三) 在证据法理论中也存在对品格证据的运用 | 第14-15页 |
二、品格证据在我国存在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15-22页 |
(一) 证明理论的差异导致品格证据难以被刑事立法所认同 | 第15-18页 |
(二) 理论与制度之间的差异导致品格证据在司法实践中操作混乱 | 第18-20页 |
(三) 品格证据理论研究不丰富 | 第20-21页 |
(四) 品格证据问题未引起司法人员的重视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国外品格证据规则概览 | 第22-42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品格证据规则 | 第22-34页 |
(一) 美国对品格证据规则的立法 | 第22-26页 |
(二) 英国品格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 | 第26-34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品格证据规则 | 第34-39页 |
(一) 对法国与品格证据规则相关法律制度的考察 | 第34-37页 |
(二) 对德国与品格证据规则相关法律制度的考察 | 第37-39页 |
三、两大法系品格证据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 第39-42页 |
(一) 拓宽了我国刑事司法z改革的视野 | 第39-41页 |
(二) 明确了品格证据的证明价值和作用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品格证据规则的思考 | 第42-57页 |
一、品格证据规则在我国确立的法理基础 | 第42-46页 |
(一) 犯罪心理学原理的支撑 | 第42-43页 |
(二) 法律真实论证明标准的确立 | 第43-44页 |
(三) 程序正义理念的指引 | 第44-46页 |
二、品格证据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的必要性 | 第46-50页 |
(一) 确立品格证据规则符合我国刑事司法的现实需要 | 第46-47页 |
(二) 确立品格证据规则符合我国刑事司法的权利保障的要求 | 第47-48页 |
(三) 确立品格证据规则符合我国刑事司法的认识规律的要求 | 第48-49页 |
(四) 确立品格证据规则符合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需要 | 第49-50页 |
三、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品格证据规则的具体构想 | 第50-57页 |
(一) 对品格证据的定义予以科学规定 | 第50-52页 |
(二) 对品格证据的适用范围予以规范 | 第52页 |
(三) 确立品格证据规则的建议 | 第52-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