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

南方红豆杉的组织培养及其营养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文献综述第8-18页
 1 研究简史第9-11页
 2 红豆杉的生物工程第11-16页
 3 红豆杉的营养特性第16-17页
 4 结语及展望第17-18页
引言第18-20页
一、 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1 用南方红豆杉成熟种子培养再生植株第20-21页
  1.1 培养材料第20页
  1.2 培养基第20-21页
  1.3 培养方法第21页
 2 用南方红豆杉顶芽和腋芽培养再生植株第21页
  2.1 培养材料第21页
  2.2 培养基第21页
  2.3 培养方法第21页
 3 南方红豆杉的营养特性研究第21-23页
  3.1 南方红豆杉生长环境的基本概况第21-22页
  3.2 样品采集第22页
  3.3 样品分析第22页
  3.4 数据分析第22-23页
二、 结果与分析第23-35页
 1 用南方红豆杉成熟种子培养再生植株第23-25页
  1.1 南方红豆杉成熟种子的成苗过程第23页
  1.2 影响因素第23-25页
 2 用南方红豆杉顶芽和腋芽培养再生植株第25-29页
  2.1 芽的诱导与成苗过程第25-26页
  2.2 影响因素第26-29页
 3 南方红豆杉的营养特性研究第29-35页
  3.1 不同树龄植株的针叶内各营养元素含量第29页
  3.2 不同方向的针叶内各营养元素含量第29-31页
  3.3 不同季节针叶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第31-35页
三、 讨论第35-41页
 1 南方红豆杉成熟种子成苗率低的原因分析第35-36页
 2 在利用南方红豆杉顶芽和腋芽再生植株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第36-37页
 3 南方红豆杉的营养特性第37-41页
  3.1 南方红豆杉针叶营养与物候变化规律第38页
  3.2 南方红豆杉针叶营养的方向变异第38-39页
  3.3 南方红豆杉针叶营养与树龄变化第39页
  3.4 南方红豆杉的营养特性第39-41页
四、 结论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缩略词第47-48页
附照第48-49页
附图数据及方差分析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
下一篇:局部放电灰度图象识别特征提取与分形压缩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