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研究:非营利组织的视角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 | 第16-25页 |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界定 | 第16-21页 |
一、非营利组织基本概念和属性 | 第16-17页 |
二、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 第17-20页 |
三、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 | 第20-21页 |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 | 第21-25页 |
一、产权理论 | 第21-22页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行业协会与行业协会的内部治理 | 第25-31页 |
第一节 行业协会与内部治理的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一、行业协会概念界定 | 第25页 |
二、内部治理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主要内容 | 第26-31页 |
一、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结构 | 第27-28页 |
二、行业协会内部治理机制 | 第28-31页 |
第四章 上海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现状 | 第31-39页 |
第一节 上海行业协会发展基本情况 | 第31-34页 |
一、覆盖面和代表性逐步扩大 | 第31-33页 |
二、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上海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 第34-39页 |
一、提高内部治理独立性的探索 | 第35页 |
二、增强社会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的探索 | 第35-37页 |
三、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探索 | 第37-38页 |
四、健全内部治理机制的探索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上海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9-46页 |
第一节 上海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主要问题 | 第39-42页 |
一、行政化控制 | 第39-40页 |
二、内部人控制 | 第40-41页 |
三、内部治理的模糊与错位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上海行业协会内部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6页 |
一、双重管理体制制约 | 第42页 |
二、内生动力不足 | 第42-43页 |
三、民主安排不够 | 第43-44页 |
四、监督机制缺失 | 第44页 |
五、激励约束机制失效 | 第44-46页 |
第六章 上海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路径与对策 | 第46-53页 |
第一节 国外完善行业组织内部治理经验借鉴 | 第46-49页 |
一、治理结构 | 第46-47页 |
二、民主机制 | 第47-48页 |
三、监督机制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完善上海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建议 | 第49-53页 |
一、探索以合理分权为核心的治理结构 | 第50页 |
二、倡导以多方参与为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 | 第50-51页 |
三、完善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社会化监督机制 | 第51-52页 |
四、建立以有效作为为目标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