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30页 |
·城市化与城市居民健康 | 第10-12页 |
·城市化的现状与发展 | 第10页 |
·城市化引发的城市环境问题 | 第10页 |
·城市化引发的城市居民健康问题 | 第10-11页 |
·解决城市化引发问题的措施 | 第11-12页 |
·城市绿地的功能 | 第12-16页 |
·绿地、城市绿地的概念 | 第12页 |
·城市绿地的分类 | 第12-13页 |
·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 第13-15页 |
·城市绿地的游憩功能 | 第15页 |
·城市绿地的景观功能 | 第15-16页 |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健康的概念与内涵 | 第16-17页 |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关系的研究历史 | 第17-19页 |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方法综述 | 第24-30页 |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关系的人体生理学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关系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关系的整体健康的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2 研究背景概述 | 第30-3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页 |
·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31-32页 |
·本项研究的独创性 | 第32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32-38页 |
·北京、成都、广州、合肥4 城市概况 | 第32-33页 |
·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概况 | 第33-34页 |
·回龙观村、什刹海、风雅园、玉桃园居住区概况 | 第34-38页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8-44页 |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城市绿地使用情况的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城市居民生理健康的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 | 第40页 |
·城市居民生命质量的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数据的录入、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41页 |
·技术路线 | 第41-4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4-94页 |
·我国4 城市城市绿地使用与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44-59页 |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44-48页 |
·城市绿地的使用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48-56页 |
·小结 | 第56-59页 |
·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绿地使用与居民身心健康的关系 | 第59-78页 |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与居民身心健康的关系 | 第59-64页 |
·森林公园绿地的使用情况 | 第64-66页 |
·游客使用公园绿地前后生理健康的变化规律 | 第66-73页 |
·游客使用公园绿地前后心理健康的变化规律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8页 |
·北京不同绿化状况居住区绿地使用与居民生命质量的关系 | 第78-94页 |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与居民生命质量的关系 | 第78-83页 |
·不同绿化状况居住区绿地使用情况分析 | 第83-85页 |
·不同绿化状况居住区居民生命质量对比 | 第85-89页 |
·小结 | 第89-94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94-97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城市居民的基本情况与健康的关系 | 第94页 |
·城市绿地的使用情况与城市居民健康的关系 | 第94-95页 |
·城市绿地的使用对居民生理健康的影响 | 第95页 |
·城市绿地的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95-96页 |
·不同绿化状况城市绿地中生活的居民健康状况 | 第96页 |
·建议 | 第96页 |
·讨论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附录1 英文专有名词缩写索引 | 第103-104页 |
附录2:POMS 量表 | 第104-106页 |
附录3:SF-36 量表 | 第106-109页 |
附录4:工作照片 | 第109-110页 |
个人简介 | 第110-111页 |
导师简介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