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国家与社会二元划分:公民意识生成的前提条件 | 第10-17页 |
(一) 前资本主义时期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 第10-13页 |
1. 古希腊:国家复合社会 | 第10-11页 |
2. 古罗马:国家监护社会 | 第11-12页 |
3. 西欧中世纪:国家吞并社会 | 第12-13页 |
(二) 资本主义时期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 第13-17页 |
1. 法律至上地位的确立 | 第14-15页 |
2. 公民意识的树立 | 第15-17页 |
二、市场经济:公民意识生成的经济基础 | 第17-25页 |
(一) 历史的追问 | 第17-21页 |
1. 农业经济与臣民意识 | 第18-20页 |
2. 市场经济呼唤公民意识 | 第20-21页 |
(二) 市场经济与公民意识的生成 | 第21-25页 |
1. 市场经济唤醒公民主体意识 | 第22-23页 |
2. 市场经济强化公民权责意识 | 第23-24页 |
3. 市场经济确立公民伦理意识 | 第24-25页 |
三、民主政治:公民意识生成的政治因素 | 第25-32页 |
(一) 人类民主的历史足迹 | 第25-29页 |
1. 古希腊雅典奴隶制民主和“有限制”的公民意识 | 第26-27页 |
2. 资产阶级民主和公民意识 | 第27-28页 |
3. 社会主义民主和公民意识 | 第28-29页 |
(二) 民主政治和公民意识的生成 | 第29-32页 |
1. 公民政治参与,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保证 | 第29-30页 |
2. 公正立法、执法与司法,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法律保障 | 第30-32页 |
四、公民社会:公民意识生成的社会土壤 | 第32-41页 |
(一) 从臣民社会到公民社会: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 | 第32-35页 |
1. 臣民社会与臣民意识 | 第33-34页 |
2. 公民社会与公民意识 | 第34-35页 |
(二) 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民意识的生成 | 第35-41页 |
1. 发挥社团功能,培育公共精神 | 第35-37页 |
2. 开放公共生活,扩大公共交往和公共参与 | 第37-39页 |
3. 增进社会信任与合作,积累社会资本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