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调车人因事故的控制与管理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 第7-10页 |
| ·国内外研究状态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第2章 事故致因理论概述 | 第15-23页 |
| ·事故致因 | 第15-16页 |
| ·事故的直接原因 | 第15页 |
| ·事故的间接原因 | 第15-16页 |
| ·典型事故致因理论及其发展 | 第16-23页 |
| ·事故频发倾向论 | 第16页 |
| ·事故因果连锁论 | 第16-18页 |
| ·能量意外释放论 | 第18-19页 |
| ·两类危险源理论 | 第19-20页 |
| ·轨迹交叉论 | 第20-21页 |
| ·事故致因的突变模型 | 第21-23页 |
| 第3章 铁路调车安全特性及事故统计分析 | 第23-32页 |
| ·铁路调车作业特性 | 第23-24页 |
| ·铁路调车安全特性分析 | 第24-26页 |
| ·铁路安全的普遍性 | 第24-25页 |
| ·铁路调车安全特殊性 | 第25-26页 |
| ·铁路调车事故统计分析 | 第26-32页 |
| ·事故统计分析基础 | 第26页 |
| ·一般事故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 ·铁路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 第27-32页 |
| 第4章 铁路调车事故与人因问题分析 | 第32-48页 |
| ·铁路调车系统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 ·人——机——环境系统理论的运用 | 第32-33页 |
| ·人员因素影响分析 | 第33页 |
| ·设备因素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 ·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 ·人因事故与铁路调车人因问题分析 | 第35-37页 |
| ·铁路调车事故致因分析 | 第36-37页 |
| ·铁路安全与人为失误问题 | 第37页 |
| ·调车人因事故发生机理 | 第37-39页 |
| ·调车人为失误辨识与定量分析 | 第39-48页 |
| ·人为失误辨析与定量分析方法 | 第39-41页 |
| ·平面推送调车人因事故的辨识与分析 | 第41-48页 |
| 第5章 铁路调车事故人因可靠性分析 | 第48-71页 |
| ·人的失误 | 第48-50页 |
| ·人失误的定义 | 第48页 |
| ·人失误的基本特征 | 第48-49页 |
| ·人失误的类型 | 第49页 |
| ·人失误的场合 | 第49-50页 |
| ·人失误的致因 | 第50页 |
| ·人为失误预测与评价方法体系 | 第50-61页 |
| ·生活事件分析 | 第51-54页 |
| ·操作可靠性评价 | 第54-61页 |
| ·铁路调车人因可靠性分析实例 | 第61-71页 |
| ·生活事件分析 | 第61-64页 |
| ·操作可靠性评价 | 第64-71页 |
| 第6章 铁路调车人因事故的控制与管理 | 第71-83页 |
| ·铁路行车中人为失误控制的方法体系 | 第71页 |
| ·铁路调车工作中人因问题的预防 | 第71-78页 |
| ·健全人员安全管理体制 | 第71-74页 |
| ·改进人机接口设计 | 第74页 |
| ·完善组织管理 | 第74-77页 |
| ·改善铁路调车系统工作环境 | 第77-78页 |
| ·防止铁路调车作业人因事故的具体措施 | 第78-83页 |
| ·防止调车脱轨措施 | 第78-80页 |
| ·调车挤岔事故预防措施 | 第80-81页 |
| ·防溜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 第81-83页 |
| 第7章 结 论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个人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