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监管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互动与边界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 | 第12-21页 |
第一节 确立广义的证券监管概念 | 第12-15页 |
一、传统证券监管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本文确立更广义的证券监管理念 | 第13-14页 |
三、司法权监管的对象、特点和作用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的必要性 | 第15-18页 |
一、行政监管的缺陷 | 第15-16页 |
二、司法权可以克服行政权的一些缺陷,完善证券监管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世界不同证券监管模式下的司法权介入 | 第18-21页 |
一、政府主导型监管模式下的司法权介入 | 第18-19页 |
二、自律主导型监管模式下的司法权介入 | 第19-20页 |
三、中间型监管模式下的司法权介入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证券监管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互动 | 第21-33页 |
第一节 我国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的重要意义 | 第21-24页 |
一、监督制约行政权,促进行政权依法合理行使 | 第21-22页 |
二、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 第22页 |
三、完善证券监管的相关规范 | 第22页 |
四、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 第22-23页 |
五、提高证券纠纷解决的效率 | 第23页 |
六、切实履行入世承诺,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的实践 | 第24-28页 |
一、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发展概况 | 第24页 |
二、人民法院审判权介入证券监管 | 第24-25页 |
三、检察院、公安机关检察权、侦查权介入证券监管 | 第25-26页 |
四、仲裁机构仲裁权介入证券监管 | 第26-27页 |
五、行政权对司法权介入的回应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我国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一、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28-29页 |
二、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的准备不足 | 第29页 |
三、司法权与行政权在证券监管中的边界不明确 | 第29-30页 |
四、司法权介入证券业存在效率方面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五、证券纠纷仲裁制度还不完善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的边界 | 第33-39页 |
第一节 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的范围和深度 | 第33-35页 |
一、司法权介入的范围 | 第33-34页 |
二、司法权介入的深度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司法权介入证券监管的限制 | 第35-39页 |
一、行政权的优点 | 第35-37页 |
二、司法权的局限性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证券监管中司法权与行政权互动的完善 | 第39-51页 |
第一节 完善司法权与行政权互动的相关法律和规则 | 第39-42页 |
一、明确司法权与行政权互动的边界 | 第39页 |
二、完善司法权介入的相关规则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证券纠纷仲裁机制 | 第42-47页 |
一、证券纠纷仲裁的优势 | 第42-44页 |
二、对建立和完善证券纠纷仲裁的几点建议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完善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沟通协调机制 | 第47-49页 |
一、诉讼方式 | 第47页 |
二、司法建议方式 | 第47-48页 |
三、刑事案件移转 | 第48页 |
四、证券仲裁结果的反馈 | 第48-49页 |
五、司法部门与行政部门经验的交流及合作 | 第49页 |
第四节 更新监管理念,促进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 第49-51页 |
一、更新监管理念 | 第49-50页 |
二、促进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 | 第50-51页 |
结论:实现证券监管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良性互动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