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化内因分析--以太原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国内与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4-15页 |
2 生态足迹模型以及相关理论 | 第15-23页 |
·生态足迹定义 | 第15-16页 |
·生态足迹理论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生态足迹(EF) | 第16页 |
·城市居民生态足迹(REF) | 第16页 |
·可转移生态足迹(CT) | 第16-17页 |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DT) | 第17页 |
·市区环境生态承载力(TEEC) | 第17页 |
·生态赤字(ED) | 第17页 |
·生态盈余(ER) | 第17页 |
·市区生态占用指数(EOI) | 第17-18页 |
·生态足迹需求 | 第18-19页 |
·生态承载力 | 第19页 |
·生态足迹评价 | 第19-23页 |
3 太原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 第23-41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33页 |
·太原市地理环境、资源、地质地貌和土壤情况 | 第23-24页 |
·太原市自然环境、气候和水文情况 | 第24-26页 |
·太原市水资源管理思路 | 第26-29页 |
·太原市生态环境用水研究及规划 | 第29-30页 |
·太原市人文环境、人口、民族和产业情况 | 第30-33页 |
·太原市生态足迹需求 | 第33-38页 |
·太原市区生态足迹(TEF) | 第33页 |
·太原市生态足迹估算 | 第33-34页 |
·太原市生态足迹详细计算 | 第34-38页 |
·太原市生态承载力模型及其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计算 | 第39-41页 |
4 太原市生态足迹总体分析 | 第41-51页 |
·生态足迹供需核算 | 第41页 |
·生态赤字成因的微观分析 | 第41-43页 |
·生态赤字成因的宏观分析 | 第43-45页 |
·生态效率分析 | 第45-51页 |
5 对策与措施 | 第51-5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