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受高等教育权概说 | 第14-28页 |
一、受高等教育权的概念 | 第14-17页 |
(一) 受教育权的概念 | 第14-16页 |
(二) 受高等教育权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的特点 | 第17-21页 |
(一) 受高等教育权的一般特点 | 第18-20页 |
(二) 现阶段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的特点 | 第20-21页 |
三、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的内容 | 第21-28页 |
(一) 受高等教育机会权 | 第21-25页 |
(二) 受高等教育条件权 | 第25-26页 |
(三) 获得公正评价权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的权利保障 | 第28-39页 |
一、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的立法保障 | 第28-34页 |
(一) 受高等教育权权利保障的理论 | 第28-29页 |
(二) 我国对受高等教育权的立法保障 | 第29-34页 |
二、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的行政执法保障 | 第34-39页 |
(一) 受高等教育权行政执法保障的理论 | 第34-35页 |
(二) 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的执法保障之行政主体 | 第35-36页 |
(三) 我国对受高等教育权的行政执法保障措施 | 第36-39页 |
第三章 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的救济 | 第39-46页 |
一、受高等教育权救济的理论 | 第39-40页 |
(一) 受高等教育权救济的一般理论 | 第39-40页 |
(二) 受高等教育权司法救济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页 |
二、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权的救济途径 | 第40-46页 |
(一) 诉讼途径 | 第41-43页 |
(二) 非诉讼途径 | 第43-44页 |
(三) 健全我国受高等教育权救济制度的思考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