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团体论文

我国基于WEB2.0的民间组织微公益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1 绪论第6-20页
   ·选题背景第6-7页
   ·研究意义第7-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本研究的出发点第17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基于WEB2.0 的微公益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0-29页
   ·WEB2.0 技术的内涵与应用现状第20-22页
     ·WEB2.0 技术的含义与特点第20-21页
     ·WEB2.0 的应用现状第21-22页
   ·微公益的定义与特征第22-27页
     ·微公益的定义与特征第22-23页
     ·微公益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第23-26页
     ·基于 WEB2.0 的民间微公益组织的定义与特征第26-27页
   ·STP 定位理论与聚焦理论第27页
   ·六度空间理论与蚁群算法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基于WEB2.0 的民间微公益组织的现状分析第29-40页
   ·组织的生存环境分析第29-30页
   ·微公益服务领域的分布第30-31页
   ·微公益的实现方式第31-32页
   ·管理团队的现状分析第32-33页
   ·WEB2.0 技术的应用现状第33-34页
   ·国内外基于 WEB2.0 的微公益组织现状的比较与分析第34-36页
   ·基于WEB2.0 的微公益模式的关键要素分析第36-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民间组织基于WEB2.0 的微公益应用模式构建第40-57页
   ·构建基于WEB2.0 的民间组织微公益模式的思路第40-41页
   ·基于WEB2.0 的民间组织微公益模式的定位设计第41-44页
     ·运用 STP 理论进行的定位分析第41-43页
     ·运用聚焦理论进行的定位分析第43-44页
   ·微公益组织管理团队的构建第44-48页
     ·董事会的构建第44-45页
     ·专职工作团队的构建第45-48页
   ·基于WEB2.0 的微公益网络平台的搭建第48-51页
     ·微公益平台的设计思路第48页
     ·微公益平台的访问路径第48-49页
     ·微公益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第49-50页
     ·微公益平台的硬件搭建第50-51页
   ·基于WEB2.0 的微公益组织的运行第51-56页
     ·基于WEB2.0 的微公益平台的运行过程第52-53页
     ·蚁群算法对微公益平台运行过程的分析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基于WEB2.0 的民间组织微公益模式应用研究——以“多背一公斤”组织为例第57-63页
   ·“多背一公斤”组织背景概述第57页
   ·“多背一公斤”组织的定位分析第57-59页
   ·“多背一公斤”组织的管理团队现状第59-60页
   ·“多背一公斤”组织的微公益网络平台分析第60-61页
   ·“多背一公斤”组织的微公益运行模式分析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63页
     ·本文的研究结论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一 我国民间基于WEB2.0的微公益组织调查信息列表第69-74页
附录二 国外基于WEB2.0的微公益组织调查信息列表第74-81页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利益集团研究
下一篇:测绘档案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