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配电系统自动化概述 | 第9-11页 |
·配电系统概述 | 第9-10页 |
·配电系统的特点 | 第10页 |
·配电自动化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页 |
·配电自动化对我国配电网提出的要求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系统功能及配置 | 第15-23页 |
·体系结构 | 第15-16页 |
·系统功能实现 | 第16-17页 |
·配电网监控 | 第17页 |
·配电网故障处理功能 | 第17页 |
·地理信息系统 AM/FM/GIS 功能 | 第17页 |
·WEB 浏览功能 | 第17页 |
·停电管理功能 | 第17页 |
·与其它系统接口功能 | 第17页 |
·配电应用软件 | 第17页 |
·主站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17-18页 |
·主站硬件配置 | 第18页 |
·系统支持软件 | 第18-21页 |
·操作系统 | 第18-19页 |
·系统功能 | 第19-20页 |
·数据库 | 第20-21页 |
·开发工具 | 第21页 |
·网络安全 | 第21-23页 |
3 主站 SCADA 功能 | 第23-34页 |
·数据的采集功能 | 第23-24页 |
·模拟量 | 第23页 |
·数字量 | 第23页 |
·脉冲量 | 第23页 |
·标准 GPS 时钟 | 第23页 |
·保护信息 | 第23-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模拟量数据处理 | 第24页 |
·数字量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脉冲量处理 | 第25页 |
·其他 | 第25页 |
·遥控/遥调功能 | 第25-26页 |
·事件/事故报警处理 | 第26-27页 |
·越限报警 | 第26页 |
·开关变位报警 | 第26页 |
·其它报警 | 第26-27页 |
·人机界面(GRAPH) | 第27-29页 |
·电网描述与制图 | 第27页 |
·窗口管理以及画面显示 | 第27-29页 |
·报表功能 | 第29页 |
·曲线图像功能 | 第29页 |
·指标管理功能 | 第29-30页 |
·合格率分析 | 第29页 |
·配变运行分析 | 第29-30页 |
·事故追忆 | 第30页 |
·系统安全管理 | 第30-31页 |
·软件安全防护 | 第30-31页 |
·硬件安全防护 | 第31页 |
·容错措施 | 第31页 |
·打印输出 | 第31-32页 |
·报表打印 | 第31-32页 |
·实时打印 | 第32页 |
·图形打印 | 第32页 |
·事项打印 | 第32页 |
·人工召唤打印 | 第32页 |
·与模拟屏/大屏幕投影系统的接口功能 | 第32页 |
·CSDA2000 主站时钟同步功能系统 | 第32页 |
·WEB 浏览 | 第32-33页 |
·本系统的接口能力 | 第33-34页 |
·与调度系统接口 | 第33页 |
·与负荷控制系统的接口 | 第33页 |
·与电量计费系统的接口 | 第33-34页 |
4 主站 DA 软件功能(馈线自动化) | 第34-40页 |
·故障检测、隔离与恢复(SRS) | 第34页 |
·馈线自动化模式 | 第34-35页 |
·集中式控制 | 第34-35页 |
·主站集中处理 | 第35页 |
·子站集中处理 | 第35页 |
·分散式控制 | 第35页 |
·模式选择 | 第35页 |
·故障处理原理 | 第35-36页 |
·故障处理所需条件 | 第35页 |
·故障处理软件实现原则 | 第35-36页 |
·实时网络拓扑 | 第36页 |
·故障处理辅助功能 | 第36-37页 |
·方式选择 | 第36-37页 |
·其它功能 | 第37页 |
·主站与子站之间的协调 | 第37-38页 |
·由子站单独实现故障处理 | 第37页 |
·由调配主站和子站协调实现故障处理 | 第37-38页 |
·由调配主站单独实现故障处理 | 第38页 |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各种实现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 第38页 |
·DA 功能实现 | 第38-39页 |
·DA 模拟预演功能 | 第39-40页 |
5 地理信息(GIS)系统软件功能 | 第40-47页 |
·GIS 系统功能模块 | 第40-43页 |
·基础模块 | 第40-41页 |
·AM/FM | 第41-42页 |
·实时功能 | 第42-43页 |
·配电工作管理(基于 GIS) | 第43-47页 |
·检修管理 | 第43-44页 |
·缺陷管理 | 第44页 |
·停电管理 | 第44页 |
·操作票、工作票 | 第44页 |
·日志管理 | 第44-45页 |
·配电网运行管理 | 第45页 |
·业扩管理 | 第45页 |
·供电的可靠性管理 | 第45-46页 |
·电量抄表管理 | 第46页 |
·网络 WEB 信息发布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