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丰子恺佛教思想的来源 | 第9-15页 |
·自发的近佛思想 | 第9-10页 |
·李叔同和夏丏尊的影响 | 第10-12页 |
·八指头陀敬安和尚的影响 | 第12-13页 |
·特定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13-15页 |
2 丰子恺散文中佛教思想的内容及体现 | 第15-27页 |
·人生本苦 | 第15-16页 |
·无常之恸 | 第16-18页 |
·因果缘起 | 第18-19页 |
·护生爱生 | 第19-21页 |
·无我和无私 | 第21-22页 |
·心性本净 | 第22-25页 |
·对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追寻 | 第25-27页 |
3 佛教思想对丰子恺散文创作艺术的影响 | 第27-37页 |
·题材选择的日常性 | 第27-29页 |
·语言风格的独特性 | 第29-31页 |
·感情的真率和朴实 | 第31-33页 |
·譬喻的善用和巧用 | 第33-37页 |
4 丰子恺散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第37-43页 |
·学界对丰子恺散文的评介 | 第37-40页 |
·丰氏散文在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索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