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低碳建筑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5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第9-11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低碳建筑相关研究第11-12页
     ·国内低碳建筑相关研究第12-13页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论文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低碳建筑技术分类第15-19页
   ·低碳建筑概述第15-16页
     ·低碳建筑的定义第15页
     ·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区别第15-16页
   ·低碳建筑技术分类第16-19页
     ·按照建筑能源供给方式分类第16-17页
     ·按照建筑围护结构分类第17页
     ·按照建筑设备类型分类第17-18页
     ·按照建筑排放系统分类第18-19页
3 低碳建筑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第19-30页
   ·发达国家低碳建筑技术推广经验及启示第19-22页
     ·国外成功经验第19-21页
     ·对我国的启示第21-22页
   ·我国推广低碳建筑技术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推广机制不完善第22-23页
     ·对于推广何种技术存在误区第23页
   ·影响推广的关键因素确定第23-30页
     ·影响推广的主要因素分析第23-28页
     ·制约推广的关键因素第28-30页
4 低碳建筑适用技术分析第30-39页
   ·低碳建筑技术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30-33页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第30-31页
     ·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1-33页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确定第33-34页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第33-34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4页
   ·模型的构建第34-35页
     ·适用度定义第34页
     ·模型公式以及评价标准划分第34-35页
   ·评价算例第35-39页
     ·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第35-36页
     ·标准化处理第36-37页
     ·确定权重第37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37-39页
5 低碳建筑技术推广机制设计及运行第39-59页
   ·推广机制的设计原则及方法第39-40页
   ·基于博弈论的推广机制总体框架设计第40-48页
     ·低碳建筑技术推广主体第40-41页
     ·双层次互动进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第41-42页
     ·各推广主体博弈关系分析第42-46页
     ·推广机制的演化分析第46-47页
     ·推广机制的基本框架第47-48页
   ·激励机制设计第48-50页
     ·财政补贴机制设计第48-49页
     ·税收优惠体系设计第49-50页
     ·金融支持体系设计第50页
   ·约束机制的设计第50-53页
     ·法律体系设计第51-52页
     ·政策体系设计第52页
     ·评价标准设计第52-53页
   ·管理机制的设计第53-55页
     ·建立低碳建筑管理机构第53页
     ·低碳建筑规划设计阶段监督管理第53-54页
     ·低碳建筑施工阶段监督管理第54页
     ·低碳建筑运行阶段监督管理第54-55页
   ·推广机制的运行第55-59页
     ·运行模式第55-57页
     ·其他配套机制第57-59页
6 推广低碳建筑技术的对策建议第59-63页
   ·明确各推广主体的责任第59-60页
     ·政府的责任第59-60页
     ·企业的责任第60页
     ·社会公众的责任第60页
   ·推广低碳建筑技术的保障性措施第60-61页
     ·健全法律体系第60-61页
     ·完善技术标准第61页
     ·构建低碳建筑认证体系第61页
   ·重视技术研发,培养专业人才第61-62页
   ·加大宣传教育,培养低碳意识第62-63页
7 结论第63-65页
   ·结论第63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附录 影响低碳建筑技术推广的因素重要性评分调研问卷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椭球形曲面点式玻璃幕墙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藏传佛学院川西园林化营造探索--以四川藏语佛学院景观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