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第一章 “春天来百花香”:诗集出版的前后 | 第7-14页 | 
| 第一节 齐放:“百花”盛开 | 第7-10页 | 
| 第二节 争鸣:百家言说 | 第10-14页 | 
| 第二章 文化背景、个性气质与植物意象选择 | 第14-25页 | 
| 第一节 身世和家庭环境对郭沫若个性的塑造 | 第14-16页 | 
| 第二节 文学思潮对郭沫若文学观念定型的影响 | 第16-20页 | 
| 第三节 植物诗中人本自然和泛神论倾向的淡化与消亡 | 第20-25页 | 
| 第三章 时代的流变与《百花齐放》 | 第25-35页 | 
| 第一节 文学观念整体发生变化 | 第25-30页 | 
| 第二节 传统知识分子的真诚回归 | 第30-32页 | 
| 第三节 矛盾鸿沟下的真诚自检 | 第32-35页 | 
| 结语 | 第35-37页 | 
| 注释 | 第37-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中文摘要 | 第43-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51页 | 
| 后记 | 第51-52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