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式高空作业车虚拟运动系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高空作业车发展概述 | 第11-13页 |
·产品展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虚拟系统的核心技术 | 第15-29页 |
·面向对象的几何建模方法 | 第15-16页 |
·面向对象的技术概念 | 第15页 |
·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特征 | 第15-16页 |
·面向对象技术的建模技术 | 第16页 |
·三维场景可视化方法 | 第16-21页 |
·空间二分树(BSP) | 第16-18页 |
·四叉树(Quadtree) | 第18-19页 |
·包围体层次树(BHVT) | 第19-20页 |
·八叉树(Octree) | 第20-21页 |
·图形变换 | 第21-24页 |
·视点变换和模型变换 | 第21-23页 |
·投影变换 | 第23-24页 |
·视口变换 | 第24页 |
·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 | 第24-28页 |
·COM对象和接口 | 第25-27页 |
·类和接口的标识 | 第27-28页 |
·接口继承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虚拟运动系统中的计算分析与实现 | 第29-46页 |
·高空作业车空间几何关系计算 | 第29-31页 |
·铰点布置及计算 | 第29-30页 |
·作业高度及幅度计算 | 第30-31页 |
·整机稳定性计算 | 第31-35页 |
·轮胎支反力计算 | 第35-37页 |
·运动学分析 | 第37-40页 |
·虚拟运动系统与Matlab的联合仿真 | 第40-45页 |
·在VC环境中调用Matlab程序的主要方法 | 第40-41页 |
·虚拟系统中基于COM调用Matlab的方法 | 第41-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4 虚拟运动系统的三维建模技术 | 第46-53页 |
·目前采用的三维建模方法 | 第46-47页 |
·高空作业车各部分结构与特点 | 第47-49页 |
·高空作业车各部分结构 | 第47-48页 |
·高空作业车各部分结构特点 | 第48-49页 |
·虚拟系统中的高空作业车建模原则 | 第49-50页 |
·虚拟系统中高空作业车各部件建模 | 第50-51页 |
·高空作业车整车装配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5 基于OpenGL的虚拟运动系统 | 第53-62页 |
·OpenGL在虚拟系统中的功能和工作流程 | 第53-55页 |
·OpenGL在Window下的运行机制 | 第53-54页 |
·OpenGL在虚拟系统中功能 | 第54-55页 |
·OpenGL在虚拟系统中工作流程 | 第55页 |
·虚拟运动系统的框架 | 第55-57页 |
·总体框架 | 第55-56页 |
·虚拟运动系统的模块介绍 | 第56-57页 |
·虚拟运动系统中的三维场景组建 | 第57-59页 |
·运动仿真 | 第59-61页 |
·运动形式 | 第60页 |
·运动合成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6 实例分析 | 第62-66页 |
·实例技术参数 | 第62页 |
·系统流程图 | 第62-63页 |
·仿真结果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A 工作平台的三维建模与颜色材质示意程序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