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的基本机理 | 第11-12页 |
·光催化剂的种类 | 第12-13页 |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原位红外光谱技术 | 第14-19页 |
·红外光谱技术的概述 | 第14-15页 |
·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在催化反应的研究中应用 | 第15-19页 |
·红外光谱技术在催化化学中的应用展望 | 第19页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 第19-22页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介 | 第19页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 | 第19-20页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危害 | 第20-21页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控制方法 | 第21-22页 |
·三氯乙烯的研究概述 | 第22-24页 |
·三氯乙烯的危害 | 第23页 |
·三氯乙烯的光催化治理 | 第23-24页 |
·纳米材料 | 第24-27页 |
·纳米材料简介 | 第24页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24-25页 |
·光催化材料纳米化 | 第25-26页 |
·纳米硫化锌纳米概述 | 第26-27页 |
·环糊精化学 | 第27-31页 |
·环糊精简介 | 第27-28页 |
·环糊精包合物 | 第28-31页 |
2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31-32页 |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3 P25 TiO_2光催化降解气相三氯乙烯的研究 | 第32-46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2页 |
·实验药剂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实验装置 | 第32-34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第32-33页 |
·原位红外池 | 第33页 |
·紫外光源的布置及辐照强度的测量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34-36页 |
·催化剂的预处理 | 第34页 |
·光催化反应装置流程图 | 第34-35页 |
·光催化反应实验步骤 | 第35-36页 |
·数据处理方法及软件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三氯乙烯红外光谱图 | 第37页 |
·三氯乙烯的直接光降解 | 第37-39页 |
·三氯乙烯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光催化降解 | 第39-42页 |
·三氯乙烯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ZnS:Mn/β-CD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气相三氯乙烯的研究 | 第46-61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6-47页 |
·实验药品 | 第46页 |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实验装置 | 第47页 |
·材料制备装置 | 第47页 |
·光反应装置 | 第47页 |
·表征方法 | 第47-49页 |
·X射线衍射光谱 | 第47-48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48页 |
·光致发光光谱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9-51页 |
·ZnS/β-CD制备实验步骤 | 第49页 |
·ZnS制备实验步骤 | 第49页 |
·ZnS:Mn/β-CD制备实验步骤 | 第49-50页 |
·光催化反应流程 | 第50页 |
·光催化方法与步骤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0页 |
·XRD表征结果 | 第51-52页 |
·UV表征结果 | 第52-53页 |
·PL表征结果 | 第53-54页 |
·ZnS,ZnS/β-CD,ZnS:Mn/β-CD降解效果比较 | 第54-55页 |
·ZnS:Mn/β-CD不同Mn掺杂量的降解效果比较 | 第55-56页 |
·ZnS:Mn/β-CD不同包合比例的降解效果比较 | 第56-57页 |
·ZnS:Mn/β-CD光催化降解三氯乙烯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