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无线光通信中波束自动选择方案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引言第7-9页
     ·无线光通信发展历史第7-8页
     ·无线光和无线电介质的比较第8-9页
   ·无线光通信技术简介第9-12页
     ·通信特点第9-10页
     ·通信链路分类第10-11页
     ·通信协议第11-12页
   ·无线光通信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第12-15页
     ·研究现状第12-13页
     ·存在的关键问题第13-15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数字光通信概述第17-27页
   ·二进制数字光通信系统第17-18页
   ·无线光通信的IM/DD信道模型第18-20页
   ·编码调制技术第20-26页
     ·OOK调制第21-22页
     ·PPM调制第22-26页
       ·曼彻斯特脉冲信号第22-23页
       ·PPM信号第23-26页
     ·SCM调制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发端波束自动选择系统第27-39页
   ·传统的准漫射系统第27-30页
     ·链路模型第27-29页
     ·通信模型第29-30页
   ·波束自动选择系统第30-34页
     ·工作原理第30-31页
     ·扩频序列第31-34页
       ·OOC的定义第31-33页
       ·OOC的构造方法第33-34页
   ·仿真条件第34-36页
     ·圆形散射图案第34-35页
     ·线带型散射图案第35-36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36-38页
     ·圆形散射图案的接收机表面辐射照度第36-37页
     ·线带型散射图案的接收机表面辐射照度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发端波束自动选择系统的性能分析第39-47页
   ·系统模型第39-40页
     ·波束选择阶段系统模型第39-40页
     ·通信阶段系统模型第40页
   ·信道模型第40-44页
     ·LOS信道脉冲响应第41-43页
     ·多次反射脉冲响应第43-44页
   ·脉冲延迟展宽第44-46页
     ·仿真条件第44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发端波束自动选择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第47-56页
   ·系统模型第47-48页
   ·背景光噪声模型第48-50页
   ·检测算法第50-51页
     ·ZF算法第50页
     ·SVD算法第50-51页
   ·仿真条件及结果分析第51-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56页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学技术社会学视角下的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研究
下一篇:西部地区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