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电动空调系统研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汽车空调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汽车空调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8-20页 |
2 “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电动空调系统 | 第20-28页 |
·“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介绍 | 第20-24页 |
·“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空调系统介绍 | 第24-27页 |
·“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空调功能 | 第24-25页 |
·“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空调制冷系统 | 第25-26页 |
·“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空调采暖系统 | 第26-27页 |
·“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空调通气系统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燃料电池轿车电动空调系统控制策略 | 第28-49页 |
·模糊控制技术在空调控制器中的应用 | 第28-40页 |
·模糊控制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2-37页 |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37-40页 |
·电动压缩机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传动系统 | 第40-48页 |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 | 第40页 |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历史及研究应用现状 | 第40-42页 |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42-45页 |
·电机运转数据库建立 | 第45-46页 |
·系统智能控制方法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燃料电池轿车电动空调系统硬件设计 | 第49-68页 |
·燃料电池轿车电动空调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49-60页 |
·单片机的选择及特点 | 第51-52页 |
·CAN通讯 | 第52-55页 |
·信号采集 | 第55-56页 |
·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 | 第56-57页 |
·伺服机构控制 | 第57-59页 |
·人机对话功能控制 | 第59-60页 |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60-67页 |
·系统中电动压缩机控制电路 | 第61-66页 |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效果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燃料电池轿车电动空调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68-81页 |
·软件设计概述 | 第68-70页 |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70页 |
·主要软件功能的实现 | 第70-81页 |
·模拟信号采集 | 第70-72页 |
·温度及运行频率档位控制 | 第72-73页 |
·空调系统错误处理程序 | 第73-74页 |
·键盘及VFD显示程序 | 第74-75页 |
·CAN总线通讯 | 第75页 |
·鼓风机风量控制 | 第75-78页 |
·模糊表查询子程序 | 第78-79页 |
·电动压缩机控制系统软件流程 | 第79-81页 |
6 燃料电池轿车电动空调整车环境性能试验评价 | 第81-90页 |
·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方法、试验要点及注意事项 | 第81-85页 |
·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方法 | 第82页 |
·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 第82-85页 |
·汽车空调性能指标评价及环模试验研究 | 第85页 |
·整车环境模拟试验 | 第85-88页 |
·电动空调台架性能试验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附录A 控制器硬件原理图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