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客运专线发展概况 | 第11-15页 |
·国外客运专线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国内客运专线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我国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 | 第15-17页 |
·我国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铁路通过能力概述 | 第19-25页 |
·通过能力的概念 | 第19-20页 |
·常规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 第20-23页 |
·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 | 第21-22页 |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 | 第22-23页 |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可采用的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扣除系数计算法 | 第23-24页 |
·计算机模拟法 | 第24-25页 |
3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 | 第25-36页 |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类型 | 第26-27页 |
·“全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全高速”客运专线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 第27-28页 |
·“全高速”客运专线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 第28-29页 |
·“高中混跑”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第29-32页 |
·“客货混跑”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客运专线运行图满表能力 | 第36-43页 |
·客运专线运行图满表能力的概念 | 第36页 |
·客运专线运行图满表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客运专线运行图满表能力的特点 | 第36-37页 |
·客运专线运行图满表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37页 |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特点 | 第37-39页 |
·客运专线运行图满表能力评价指标 | 第39-41页 |
·运输负荷指标 | 第39页 |
·均衡负荷指标 | 第39-40页 |
·运输弹性指标 | 第40页 |
·协调性指标 | 第40-41页 |
·客运专线运行图满表能力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算例 | 第43-56页 |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通过能力 | 第43-48页 |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简介 | 第43-44页 |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分析 | 第44-48页 |
·郑西客运专线通过能力 | 第48-50页 |
·郑西客运专线简介 | 第48-49页 |
·郑西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分析 | 第49-50页 |
·石太客运专线通过能力 | 第50-55页 |
·既有石太线通过能力现状 | 第50-52页 |
·石太客运专线简介 | 第52-53页 |
·石太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 | 第56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