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论 | 第9-14页 |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研究角度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2章 宏观层面研究:当代语境下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美学意义 | 第14-27页 |
·景观的"景观",网络时代历史美的感知方式 | 第14-17页 |
·网络化与视觉化的一代 | 第14-15页 |
·何为景观的"景观"? | 第15-16页 |
·"天生的吸引力" | 第16-17页 |
·主流意义空间下精英审美向大众的渗透形式 | 第17-21页 |
·精英审美与大众审美比较 | 第17-18页 |
·当代历史文化纪录片借"意见领袖"增加影响的绝对值 | 第18-19页 |
·以"新面目"扩大受众群体 | 第19-20页 |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大众传播前景简析 | 第20-21页 |
·在历史图景与现实互文中展现人性美的坚守阵地 | 第21-24页 |
·回到历史的"场" | 第21-22页 |
·以现实为参照系的人文语境 | 第22-23页 |
·"以人说史"寻访人性之美 | 第23-24页 |
·国际视野下的民族影像艺术 | 第24-27页 |
·源于民族文化的"核"——传递东方之美 | 第24-25页 |
·国际化的视野与形式之"壳" | 第25-27页 |
第3章 微观层面研究:当代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的美学新变 | 第27-46页 |
·一元与多元的视角 | 第27-35页 |
·简述"叙述视角" | 第27-29页 |
·不同叙述主体与视角 | 第29-35页 |
·HISTORY到HIS-STORIES——历史文化纪录片中的"故事化"倾向 | 第35-40页 |
·对故事化倾向出现及其原因的多角度解读 | 第35-38页 |
·故事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38-40页 |
·用科技制造"奇观"——数字化影像刷新审美经验 | 第40-42页 |
·纪录片音乐的美学风格变化 | 第42-44页 |
·对历史纪录片美学新变的简要评述 | 第44-46页 |
第4章 实践层面:以美争得话语权 | 第46-52页 |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传播目标与困境 | 第46-49页 |
·"中国风"的民族审美与"接轨国际"相协调——争取国际话语权 | 第46-47页 |
·用高雅的"美"净化文化环境——争取网络话语权 | 第47-48页 |
·用"美"的艺术品取代"宣传品"——争取地区话语权 | 第48页 |
·满足"美"的不同受众——争取市场话语权 | 第48-49页 |
·对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及传播的优化建议 | 第49-52页 |
·坚持民族美的内核,加强国际合作 | 第49页 |
·受众细分,精准传播 | 第49-50页 |
·拒绝模式,打造个性化精品 | 第50页 |
·打造品牌,拓展渠道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