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导论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2. 国内商业银行改革历程 | 第16-23页 |
·国内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变迁 | 第16-19页 |
·国家专业银行分设(1979-1993) | 第16-17页 |
·国内独资商业银行(1994-2002) | 第17页 |
·国内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2003-今) | 第17-19页 |
·国内商业银行改革的难点 | 第19-23页 |
·出资人问题 | 第19-20页 |
·管理层现实问题突出 | 第20-21页 |
·监事会工作和独立董事工作有待加强 | 第21-23页 |
3. 我国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动因 | 第23-33页 |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理论综述 | 第23-27页 |
·跨国公司引擎理论 | 第23-24页 |
·新制度经济学 | 第24-26页 |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6-27页 |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实逻辑 | 第27-33页 |
·对国内商业银行特有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 第27-29页 |
·补充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 第29-30页 |
·促进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 | 第30-31页 |
·促进国内商业银行境外成功上市 | 第31-33页 |
4. 我国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 | 第33-41页 |
·战略投资者的界定 | 第33-37页 |
·战略投资者的定义 | 第33-34页 |
·我国银行业选择战略投资者的相关原则与规定 | 第34-36页 |
·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的比较 | 第36-37页 |
·我国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阶段 | 第37-38页 |
·我国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特点 | 第38-41页 |
5.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率评价 | 第41-49页 |
·银行效率评价指标 | 第42-43页 |
·盈利能力 | 第42页 |
·经营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风险控制能力 | 第43页 |
·样本选择 | 第43页 |
·上海银行效率对比分析 | 第43-49页 |
6. 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61页 |
·国内商业银行股权是否贱卖 | 第49-54页 |
·“贱卖论”正反观点阐述 | 第49-51页 |
·国内商业银行价值评估 | 第51-52页 |
·超越“贱卖论” | 第52-54页 |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会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 | 第54-57页 |
·“威胁论”正反观点阐述 | 第54-56页 |
·综合评析 | 第56-57页 |
·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 | 第57-61页 |
·外资金融机构享有选择权 | 第57-58页 |
·外资金融机构的路径选择 | 第58-59页 |
·阻碍外资金融机构成为战略投资者的内在因素 | 第59-61页 |
7. 对我国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建议 | 第61-64页 |
·引资对象的多元化 | 第61-62页 |
·有目的有计划的引进战略投资者 | 第62页 |
·完善境外战略投资者退出机制 | 第62-63页 |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需要加强双向互动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