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射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次 | 第10-15页 |
1 绪论 | 第15-30页 |
·课题背景 | 第15-17页 |
·传统的气体测量技术 | 第17页 |
·TDLAS测量技术的主要特点 | 第17-18页 |
·TDLAS技术在气体浓度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TDLAS技术应用于温度及温度分布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气体浓度场分布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TDLAS的典型应用领域 | 第24-2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2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量原理 | 第30-56页 |
·测量背景简介 | 第30-31页 |
·TDLAS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31-37页 |
·线强 | 第32-33页 |
·线型函数 | 第33-36页 |
·分子光谱数据库 | 第36-37页 |
·直接吸收测量法 | 第37-39页 |
·波长调制技术 | 第39-43页 |
·测量系统中的噪音 | 第43-45页 |
·测量灵敏度与精度 | 第45-47页 |
·TDLAS测量系统中相关仪器介绍 | 第47-54页 |
·激光器 | 第48-51页 |
·探测器 | 第51-52页 |
·标准具 | 第52-53页 |
·锁相放大器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3 近红外1.53μm处的NH_3在线测量 | 第56-78页 |
·测量背景 | 第56-58页 |
·NH_3测量的谱线选择 | 第58-63页 |
·利用直接吸收技术对于NH_3浓度的测量 | 第63-69页 |
·NH_3直接吸收测量系统 | 第63-65页 |
·不同工况下NH_3浓度的测量 | 第65-69页 |
·利用波长调制技术对于NH_3浓度的静态测量 | 第69-73页 |
·NH_3波长调制测量系统 | 第69-70页 |
·NH_3浓度测量结果及其分析 | 第70-73页 |
·烟气中NH_3的动态在线测量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4 近红外1.58μm处CO_2与CO的浓度测量 | 第78-107页 |
·测量背景 | 第78-79页 |
·谱线选择分析 | 第79-82页 |
·利用直接吸收技术对CO_2浓度的测量 | 第82-88页 |
·CO_2直接吸收测量系统 | 第83-85页 |
·常温下CO_2浓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不同温度下CO_2浓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CO浓度的波长调制测量研究 | 第88-93页 |
·CO浓度波长调制测量系统 | 第89-90页 |
·利用相关分析消除波长漂移对于波长调制测量的影响 | 第90-92页 |
·CO浓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线宽变化对于波长调制测量的影响及其修正 | 第93-100页 |
·线宽变化对二次谐波峰值影响的修正方法 | 第93-95页 |
·线宽变化对二次谐波峰值影响修正的试验研究 | 第95-100页 |
·燃油燃烧炉中CO_2浓度的在线测量 | 第100-105页 |
·测枪的设计 | 第100-101页 |
·燃油燃烧炉现场测量试验台 | 第101-102页 |
·CO_2气体浓度的在线测量 | 第102-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5 利用Co_2谱线进行的温度及其光路温度分布测量研究 | 第107-134页 |
·背景介绍 | 第107-109页 |
·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109-111页 |
·CO_2温度测量谱线的选择 | 第111-115页 |
·利用直接吸收技术对于CO_2气体温度的测量 | 第115-118页 |
·CO_2气体温度测量系统 | 第115-116页 |
·CO_2气体温度测量结果 | 第116-118页 |
·利用二次谐波信号对CO_2气体温度的测量研究 | 第118-123页 |
·光路中温度分布重建的测量研究 | 第123-132页 |
·单光路温度分布重建原理介绍 | 第123-126页 |
·两段温度分布重建的数值模拟 | 第126-128页 |
·两段温度分布重建测量试验 | 第128-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6 O_2气体浓度的在线测量 | 第134-148页 |
·测量背景 | 第134-135页 |
·O_2测量的谱线选择 | 第135-137页 |
·利用波长调制技术对O_2浓度的测量 | 第137-146页 |
·O_2测量试验系统 | 第137-139页 |
·常温常压下O_2气体的浓度测量 | 第139-141页 |
·压力波动对O_2气体浓度测量的影响 | 第141-144页 |
·温度变化对O_2气体浓度测量的影响 | 第144-145页 |
·颗粒物对于O_2气体浓度测量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7 颗粒物对于TDLAS的影响及其颗粒物与气体浓度的同时测量 | 第148-167页 |
·背景介绍 | 第148-149页 |
·Mie散射理论及其消光法原理 | 第149-151页 |
·颗粒物对TDLAS测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51-154页 |
·颗粒物对TDLAS气体测量影响的试验验证 | 第154-159页 |
·气体浓度与颗粒物浓度同时测量试验台 | 第154-156页 |
·颗粒物对气体浓度测量影响试验结果 | 第156-159页 |
·利用消光法对颗粒物浓度的测量 | 第159-161页 |
·小型气固两相流动试验台内的测量研究 | 第161-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165-167页 |
8 基于TDLAS技术的CT系统及其气体分布二维重建试验研究 | 第167-200页 |
·背景介绍 | 第167-169页 |
·计算机断层重建技术简介 | 第169-177页 |
·CT扫描方式的发展 | 第169-171页 |
·计算机断层重建算法 | 第171-177页 |
·基于TDLAS技术的多源CT断层扫描测量系统 | 第177-180页 |
·气体浓度场二维重建试验研究 | 第180-189页 |
·气体浓度场重建的数值模拟计算 | 第180-184页 |
·常温下气体浓度二维重建测量试验 | 第184-189页 |
·气体温度与浓度分布的同时重建 | 第189-198页 |
·气体温度与浓度分布同时重建的基本原理 | 第189-191页 |
·重建过程中所采用的谱线对 | 第191-193页 |
·气体温度与浓度分布同时重建的数值模拟 | 第193-196页 |
·气体温度与浓度分布同时重建测量试验 | 第196-198页 |
·本章小结 | 第198-200页 |
9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第200-205页 |
·全文工作和总结 | 第200-202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02-203页 |
·研究展望 | 第203-205页 |
参考文献 | 第205-216页 |
作者简历 | 第216-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