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导言 | 第5-7页 |
第一章 需要问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7-12页 |
一、关于需要问题研究的历史 | 第7-9页 |
(一) 西方哲学史上关于需要问题的研究 | 第7-8页 |
(二) 西方经济学领域对需要问题的研究历史 | 第8-9页 |
二、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9-12页 |
(一) 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对需要问题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赫勒需要理论的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对赫勒《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一书的解读 | 第12-34页 |
一、写作背景 | 第12-13页 |
二、《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写作的文本依据及文本结构 | 第13-14页 |
(一) 文本依据 | 第13-14页 |
(二)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文本结构及内容提要 | 第14页 |
三、《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一书的主要思想及核心概念 | 第14-34页 |
(一)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概念特征的分析 | 第15-19页 |
(二) 需要的异化 | 第19-22页 |
(三) 社会需要 | 第22-23页 |
(四) 激进需要 | 第23-27页 |
(五) 需要系统与合作生产者社会 | 第27-34页 |
第三章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创造性解读 | 第34-40页 |
一、赫勒对马克思的创造性发挥 | 第34-37页 |
(一) 发现了马克思考察需要概念的三种立场 | 第34页 |
(二) 提出了马克思理论中的“被操控的需要”的思想 | 第34-35页 |
(三) 需要的异化及其阶级斗争的动力问题 | 第35-36页 |
(四) 激进需要及其思想来源——马克思的另一种矛盾理论 | 第36-37页 |
二、赫勒研究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独特视角 | 第37-38页 |
三、赫勒的人类需要论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 第38-40页 |
参考书目 | 第40-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