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第三部门理论探微--一个法理学的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第三部门概说第11-21页
 一、第三部门的概念辨析第11-12页
 二、第三部门产生的理论基础——市民社会理论第12-17页
  (一) 市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的内在联系第12-15页
  (二) 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与第三部门的“社会理性”第15-17页
 三、法理学意义上第三部门的一般理论第17-21页
  (一) 满足需求的共同体——第三部门的深层历史根源第17-18页
  (二) 从需求到利益——第三部门产生的理论进路第18-19页
  (三) 权利的共同体——第三部门的内在规定性第19-21页
第二部分 第三部门的历史变迁第21-26页
 一、第三部门的历史沿革第21-23页
 二、第三部门发展之重要动力——宗教情怀与志愿精神第23-26页
第三部分 我国的第三部门第26-37页
 一、第三部门的兴起第26-28页
 二、我国第三部门的制度环境第28-33页
  (一) 法制环境第28-31页
  (二) 法制之外的因素第31-33页
 三、三个民间环保组织第33-37页
  (一) “自然之友”第33-34页
  (二) “地球村”第34-35页
  (三) “绿家园”第35-37页
第四部分 第三部门与法治第37-46页
 一、第三部门对法治的意义第37-42页
  (一) “以社会制约权力”第37-39页
  (二) 有利于遏制“多数的暴政”,实现实质正义第39-42页
 二、对法治局限性的弥补第42-46页
  (一) 法治的局限性第42-43页
  (二) 第三部门对法治局限性的弥补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司法解释在我国的窘境与出路--由一个侵权行为法条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能值测定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