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人工加固地基论文--浅层和深层机械加固(压密)论文

强夯地基承载力与变形模量原位测试及其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Contents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强夯法简介第13-14页
   ·国内外强夯地基的检测与评价研究现状第14-16页
   ·常用地基原位测试方法第16-17页
   ·原位测试技术检测天然地基的应用现状与进展第17-27页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与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关系第17-20页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与天然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关系第20-22页
     ·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_(63.5)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经验关系第22-25页
     ·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_(120)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经验关系第25页
     ·原位测试技术在天然地基中确定的变形参数的经验关系第25-27页
   ·对评定方法、经验关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第27-28页
   ·研究的意义第28-29页
   ·本课题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第29-30页
第二章 强夯地基承载力与变形模量综合评定体系的建立第30-38页
   ·概述第30页
   ·用标准贯入试验检测和评价强夯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第30-32页
     ·标贯击数代表值的统计方法的探讨第30-31页
     ·本文所提出的标贯击数代表值的统计方法第31-32页
   ·用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和评价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第32-34页
     ·动力触探结果整理与代表值的统计方法第32-33页
     ·强夯地基中临界深度值的探讨第33-34页
     ·强夯地基中土层界面的影响的讨论第34页
   ·压板载荷试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与统计方法第34页
   ·由压板载荷试验确定强夯地基土变形模量的讨论第34-36页
     ·压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变形模量的统计方法第36页
   ·用标准贯入试验评价强夯地基变形模量的方法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灰色系统理论在强夯地基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第38-48页
   ·概述第38页
   ·强夯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的评价第38-39页
     ·比例界限荷载值法第39页
     ·极限荷载值法第39页
     ·相对变形控制法第39页
   ·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第39-42页
     ·GM(1,1)预测模型第40-41页
     ·模型精度检验第41-42页
   ·在强夯地基破坏试验中的预测分析第42-45页
   ·预测模型的工程应用第45-47页
     ·平板载荷试验结果第45页
     ·GM(1,1)模型预测第45-46页
     ·结果分析第46-47页
   ·本章小节第47-48页
第四章 标准贯入试验在强夯地基承载力检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第48-81页
   ·概述第48页
   ·标准贯入试验检测强夯地基的实例与分析第48-73页
   ·强夯地基承载力与土性的探讨第73页
   ·以粘性土含量为主的强夯地基的f_(αk)-N相关关系的研究第73-76页
   ·与天然地基经验公式的比较第76-77页
   ·基于标贯试验的强夯地基性状研究第77-79页
     ·强夯地基性状理论分析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动力触探试验在强夯地基承载力检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第81-91页
   ·概述第81页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强夯地基的实例与分析第81-86页
   ·收集工程经验关系第86-87页
   ·碎石类土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重型动力触探击数的相关性研究第87-90页
   ·与天然地基的经验关系对比第90页
   ·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强夯地基变形模量的原位检测与评价研究第91-103页
   ·概述第91页
   ·标准贯入试验检测强夯地基变形模量的实例与分析第91-99页
   ·含粗颗粒粘性土强夯地基的E_0-N相关关系的研究第99-102页
   ·与天然地基的比较第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结论与展望第103-106页
 结论第103-104页
 展望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骨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Glu、GABA和GABA_BR1的影响
下一篇:生命困顿中的逍遥--《庄子》异化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