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强、高结合强度碱矿渣道路修补材料的制备和机理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道路修补材料的性能要求 | 第12-13页 |
·道路修补材料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碱矿渣胶凝材料的优势 | 第15-17页 |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发展过程 | 第15-16页 |
·碱矿渣胶凝材料的性能特点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方案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原材料分析及试验方法 | 第19-31页 |
·试验原材料 | 第19-27页 |
·矿渣 | 第19-22页 |
·液态水玻璃 | 第22-26页 |
·其他原材料 | 第26-27页 |
·试验仪器 | 第27页 |
·净浆试验仪器 | 第27页 |
·胶砂试验仪器 | 第27页 |
·混凝土试验仪器 | 第27页 |
·性能改进试验仪器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1页 |
·水玻璃模数调整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净浆制备及凝结时间测定方法 | 第28页 |
·胶砂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碱矿渣混凝土试验方法 | 第29页 |
·材料性能改进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道路修补材料制备条件试验研究 | 第31-56页 |
·净浆配合比试验 | 第31-43页 |
·碱性激发剂水玻璃模数的选择 | 第31-34页 |
·激发剂用量对胶凝材料的影响 | 第34-37页 |
·改变配制工艺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37-39页 |
·缓凝剂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胶砂配合比试验 | 第43-51页 |
·原材料不同掺加顺序对胶砂成型的影响 | 第43页 |
·水玻璃模数对胶砂强度、流动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水灰比对胶砂强度、流动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灰砂比对胶砂强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养护条件对胶砂强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胶砂强度发展规律探讨 | 第48页 |
·结合强度对比试验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第51-56页 |
·灰砂比对细集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混凝土塌落度和强度试验 | 第52-53页 |
·粗集料掺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缓凝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修补材料收缩和耐磨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56-60页 |
·收缩特性及其改善情况的试验研究 | 第56-59页 |
·材料抑制收缩试验 | 第56-58页 |
·外加物对结合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耐磨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道路修补材料反应机理及结合机理探讨 | 第60-73页 |
·碱矿渣胶凝材料凝结和硬化机理概述及研究 | 第60-68页 |
·试验方法 | 第61页 |
·试块表面白度值和强度相关性试验研究 | 第61-64页 |
·胶凝材料产物形态分析 | 第64-65页 |
·胶凝材料不同龄期反应IR光谱分析 | 第65页 |
·激发剂模数对胶凝材料内部结构的影响 | 第65-66页 |
·二氧化硅和氧化钠含量对反应进程的影响 | 第66-68页 |
·胶凝材料结合机理 | 第68-71页 |
·试验方法 | 第68页 |
·碱矿渣胶凝材料结合面显微结构分析 | 第68-70页 |
·结合面SEM分析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