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土地征收的法理分析 | 第8-20页 |
(一) 土地征收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第8-11页 |
1、土地征收的概念 | 第8-10页 |
2、土地征收的法律特征 | 第10-11页 |
(二) 土地征收的法律关系 | 第11-13页 |
1、土地征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11-12页 |
2、土地征收的客体 | 第12-13页 |
(三) 土地征收的正当性要件 | 第13-16页 |
1、土地征收必须基于公共利益之需要 | 第13-14页 |
2、土地征收必须符合正当的程序 | 第14-15页 |
3、土地征收必须给予合理的补偿 | 第15-16页 |
(四) 境外土地征收的情况 | 第16-20页 |
1、各国(地区)土地征收制度的相同点 | 第16-18页 |
2、各国地区土地征收制度的不同特点 | 第18-20页 |
二、我国土地征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9页 |
(一)公共利益界定不清 | 第20-22页 |
1、公共利益立法不完善 | 第20-21页 |
2、现行法律规定存在冲突 | 第21页 |
3、公共利益目的在实践中被泛化现象严重 | 第21-22页 |
(二) 土地征收程序不完善 | 第22-25页 |
1、缺乏土地征收目的合法性的审查机制 | 第22-23页 |
2、缺少原土地所有者买(收)回程序 | 第23页 |
3、对被征收者的权利保扩不足 | 第23-24页 |
4、违反土地征收程序的现象突出 | 第24-25页 |
(三) 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 | 第25-27页 |
1、土地征收补偿范围窄,补偿标准不科学 | 第25-26页 |
2、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式单一 | 第26-27页 |
3、补偿费分配机制混乱 | 第27页 |
(四) 我国土地征收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1、政绩观存在偏差,导致大量土地征收不是以公益目的为前提 | 第27-28页 |
2、权利观的淡漠,导致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程序缺失 | 第28页 |
3、政府在土地征收中的监督职能形同虚设 | 第28页 |
4、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不能完全支配自己的权利 | 第28-29页 |
三、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构想 | 第29-42页 |
(一) 我国土地征收公益目的的完善 | 第29-34页 |
1、科学界定我国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 | 第29-30页 |
2、为非公益性建设的集体土地需求寻找路径 | 第30-34页 |
(二) 完善我国土地征收程序 | 第34-37页 |
1、建立土地征收公益目的的认定程序 | 第34页 |
2、建立土地征收听证制度 | 第34-35页 |
3、建立事前补偿程序,防止补偿款的拖欠和截留 | 第35-36页 |
4、设立土地原所有人买(收)回程序 | 第36页 |
5、建立、完善土地征收争议的裁决机制 | 第36-37页 |
(三) 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 第37-42页 |
1、明确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原则 | 第37-38页 |
2、合理确定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 | 第38-39页 |
3、重构土地征收补偿方式体系,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 第39-41页 |
4、加强对土地补偿费的监督和管理,切实防止土地补偿费被贪污、挪用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在职法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