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高产夏玉米库源特征及其群体效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15页
   ·立题依据第10页
   ·源库理论第10-11页
     ·源、库概念的提出第10页
     ·源库理论的发展第10-11页
   ·群体效应对作物的影响第11-13页
     ·源库调节对作物源的影响第11页
     ·源库调节对作物库的影响第11-12页
     ·源库调节对作物库/源的影响第12页
     ·源库调节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2-13页
   ·评价源库特征方法第13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18页
   ·试验材料第15页
   ·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第15页
   ·测定项目第15-16页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第15页
     ·干物质积累第15页
     ·灌浆速率第15-16页
     ·叶片光合速率第16页
     ·花丝数量第16页
     ·穗部性状第16页
     ·可溶性总糖、蛋白质、脂肪第16页
   ·数据处理第16-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8-40页
   ·密度对源性状的影响第18-21页
     ·单株叶面积第18页
     ·群体叶面积第18-19页
     ·叶面积指数第19-20页
     ·叶源光合势第20-21页
   ·密度对叶源能量的影响第21-24页
     ·叶源可溶性糖总量第21-22页
     ·叶源可溶性蛋白质总量第22-23页
     ·叶源能量第23-24页
   ·密度对源生产能力的影响第24-27页
     ·叶源生产能力第24页
     ·茎鞘生产能力第24-25页
     ·源的物质转移率第25-26页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第26-27页
   ·密度对库性状的影响第27-32页
     ·单株库器官发育第27-29页
     ·群体库性状第29-31页
     ·库容量第31页
     ·库活性第31-32页
   ·密度对籽粒库能量的影响第32-34页
     ·可溶性糖总量第32-33页
     ·蛋白质总量第33-34页
     ·籽粒库能量第34页
   ·密度对库/源比的影响第34-40页
     ·库能量/叶面积比第34-35页
     ·粒重/叶面积比第35页
     ·库/源能量比第35-36页
     ·库产量第36-37页
     ·库源比与产量间的关系第37-40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0-44页
   ·源库调节对源的影响第40-41页
   ·源库调节对库的影响第41-42页
   ·源库调节对库/源比及产量的影响第42页
   ·源库协调性评价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与现代的完善结合--三首由中国古曲改编的钢琴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GATA-4的构建及其在P19细胞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