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突发网络中的竞争解析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下一代光网络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IP Over ATM | 第13页 |
·IP Over SDH | 第13-14页 |
·IP Over WDM | 第14-15页 |
·光网络交换技术概述 | 第15-19页 |
·光电路交换 | 第16页 |
·光分组交换 | 第16-17页 |
·光突发交换 | 第17-19页 |
第2章 光突发交换技术 | 第19-44页 |
·光突发交换原理 | 第19-24页 |
·光突发交换的概念 | 第19-22页 |
·突发包格式 | 第22-23页 |
·控制包格式 | 第23-24页 |
·光突发交换网络结构 | 第24-27页 |
·突发的组装 | 第27-28页 |
·BHP的调度 | 第28-29页 |
·资源预留协议 | 第29-36页 |
·TAG协议 | 第30-31页 |
·JET协议 | 第31-33页 |
·JIT协议 | 第33-34页 |
·混合预留协议 | 第34-36页 |
·边缘节点汇聚机制 | 第36-40页 |
·固定汇聚时间汇聚机制 | 第37-38页 |
·固定突发长度汇聚机制 | 第38-39页 |
·最小突发长度最大时间汇聚机制 | 第39-40页 |
·核心节点数据信道调度算法 | 第40-43页 |
·LAUC算法 | 第40-42页 |
·LAUC-VF算法 | 第42页 |
·轮询算法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数据信道竞争解决方法及QOS机制 | 第44-59页 |
·光缓存 | 第44-45页 |
·波长转换 | 第45-46页 |
·额外偏置时间 | 第46-47页 |
·偏射路由 | 第47-52页 |
·突发分片技术 | 第52-54页 |
·早期丢弃机制 | 第54-56页 |
·光突发交换中的QoS机制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OBS网络中竞争解决机制及算法研究 | 第59-80页 |
·偏射路由算法 | 第59-62页 |
·一般的偏射路由算法思想 | 第59-60页 |
·关于该算法优、缺点的讨论 | 第60-62页 |
·融合波长分配技术的偏射路由算法 | 第62-64页 |
·融合波长分配技术的偏射路由算法思想 | 第62页 |
·该算法的优、缺点分析 | 第62-63页 |
·算法的改进思路 | 第63-64页 |
·非循环的偏射路由算法 | 第64-65页 |
·能够避免无限循环的偏射路由算法 | 第65-68页 |
·无限循环的偏射路由算法的具体实现 | 第65-68页 |
·偏射路由及重传算法 | 第68-79页 |
·偏射路由及重传算法的思路描述 | 第68-70页 |
·算法目的及其算法描述 | 第70-71页 |
·仿真平台介绍 | 第71-73页 |
·仿真及其性能分析 | 第73-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