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水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水路运输经济论文

我国港口物流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论文写作意义第11-13页
   ·我国物流及港口物流研究现状第13-17页
     ·我国物流研究现状第13-15页
     ·我国港口物流研究现状第15-17页
   ·论文写作思路及框架第17-18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物流与港口物流概述第19-31页
   ·物流概述第19-25页
     ·物流的定义第19-20页
     ·物流的构成要素第20-21页
     ·物流的特征第21-22页
     ·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第22-25页
     ·第三方物流第25页
   ·港口物流概述第25-30页
     ·港口物流的基本概念第25-27页
     ·港口物流的特点第27-29页
     ·港口物流的基本要素及功能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我国发展港口物流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第31-38页
   ·我国发展港口物流的必要性第31-33页
     ·有利于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第31-32页
     ·有利于推动集装箱干线枢纽港的建设和发展第32页
     ·有利于加强港口与腹地的联系第32-33页
     ·有利于为国际物流经营者的投资创造良好条件第33页
     ·有利于完善港口及港口城市的信息服务功能第33页
     ·有利于物流促进沿海城市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第33页
   ·我国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港口物流设施及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第34页
     ·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第34页
     ·物流联盟程度不高第34页
     ·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第34-35页
     ·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利用率不高第35页
     ·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第35页
   ·港口物流面临的挑战第35-37页
     ·其他物流服务主体开始与港口争夺市场第35-36页
     ·港口大客户的谈判力量加强第36页
     ·港口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典型港口物流模式分析第38-45页
   ·典型港口物流模式第38-42页
     ·鹿特丹港模式第38-39页
     ·安特卫普港模式第39-40页
     ·新加坡港模式第40-41页
     ·香港港模式第41-42页
   ·典型港口物流模式经验借鉴第42-44页
     ·积极发展港口群建设第42-43页
     ·货物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并重第43页
     ·加快港口能力建设第43页
     ·提高港口城市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第43-44页
     ·结合港口与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我国港口物流模式分析第45-61页
   ·航运中心模式第45-47页
     ·航运中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第45-47页
     ·发展航运中心的基本模式第47页
   ·港口区域物流体系模式第47-50页
     ·物流园区第48-50页
     ·物流中心第50页
     ·配送中心第50页
   ·虚拟供应链式联盟模式第50-55页
     ·横向联盟第52-53页
     ·纵向联盟第53-55页
   ·区港联动-保税港区物流模式第55-57页
     ·区港联动产生的背景第55-56页
     ·区港联动给港口带来的效应第56-57页
   ·港口物流“网状布局”模式第57-58页
   ·第三方物流模式第58-60页
     ·产业渗透型的第三方物流第58页
     ·绿色物流第58-59页
     ·保税物流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案例:锦州港物流发展与模式选择第61-73页
   ·锦州港概况第61-65页
     ·锦州港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第61-62页
     ·锦州港港口设施第62-63页
     ·锦州港运输情况第63-65页
   ·锦州港物流业现状第65-67页
   ·锦州港物流发展目标定位第67-69页
   ·锦州港物流模式分析第69-72页
     ·港口物流的经营模式——供应链模式第69-70页
     ·港口物流管理模式第70-71页
     ·港口物流资源配置模式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疗进展
下一篇:EPON性能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