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网络公共领域与公共政策合法性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6页
绪论第6-7页
第一章 公共领域与公共政策合法性概述第7-15页
 第一节 公共领域理论第7-10页
  一、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第7-9页
  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第9-10页
 第二节 合法性及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内涵第10-14页
  一、合法性的内涵第11-13页
  二、公共政策及公共政策合法性的界定第13-14页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关系第14-15页
第二章 网络公共领域: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根基第15-32页
 第一节 西方蔓延的公共政策合法性危机第15-17页
 第二节 我国公共政策合法性危机第17-20页
  一、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合法性危机第18页
  二、我国公共政策程序合法性危机第18-19页
  三、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合法性危机第19-20页
 第三节 网络公共领域为公共政策提供合法性根基第20-32页
  一、公众参与的网络公共领域为公共政策提供主体合法性第20-26页
  二、网络公共领域为公共政策提供程序合法性第26-30页
  三、网络公共领域的公众认同为公共政策提供价值合法性第30-32页
第三章 网络公共领域在我国的现状分析第32-48页
 第一节 传统大众传媒状态下公共领域的现状分析第32-33页
 第二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现状分析第33-45页
  一、黄静裸死案的个案统计分析第34-42页
  二、我国网络公共领域所呈现的状态分析第42-45页
 第三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性化”与“非理性化”分析第45-48页
第四章 有效规制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为公共政策提供有力的合法性支撑第48-53页
 第一节 逐步扩大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公众参与第48-49页
 第二节 扩大和增进网络协商民主程序的制度化第49-50页
  一、从宪政角度给予网络协商民主更广泛的支持和保证第49页
  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重视协商民主程序,促进网络听证的实现第49-50页
  三、利用网络公共领域,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的社会公示制度第50页
 第三节 对网络公共领域进一步规制,促进其合理化发展第50-53页
  一、公民提高自身参与公共政策的素质和意识第50-51页
  二、增强网络立法的规制第51页
  三、促进网络自身规范化发展,引导网友的理性化思维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初探
下一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