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1章 产品责任中纯经济损失涵义之厘定 | 第11-17页 |
| ·一般意义上之界定 | 第11-14页 |
| ·对现有定义之评析 | 第11-13页 |
| ·与相关概念之区别 | 第13-14页 |
| ·特定语境下之界定 | 第14-17页 |
| ·产品责任中纯经济损失之特殊含义 | 第14-15页 |
| ·产品责任中纯经济损失之基本类型 | 第15-17页 |
| 第2章 国外产品责任中纯经济损失比较法上之考察 | 第17-27页 |
| ·理论考察 | 第17-19页 |
| ·否定说 | 第17-18页 |
| ·肯定说 | 第18页 |
| ·折衷说 | 第18-19页 |
| ·立法考察 | 第19-22页 |
| ·一般法之规定 | 第19-21页 |
| ·特别法之规定 | 第21-22页 |
| ·司法考察 | 第22-27页 |
| ·美国 | 第22-23页 |
| ·英国 | 第23-24页 |
| ·法国 | 第24页 |
| ·德国 | 第24-27页 |
| 第3章 纯经济损失在我国产品责任中生存空间之考量 | 第27-35页 |
| ·理论空间考量 | 第27-30页 |
| ·“防洪闸”(flood-gates)理论 | 第27-28页 |
| ·人类价值的序列(scale of human values) | 第28页 |
| ·社会成本(social cost)理论 | 第28-29页 |
|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理论 | 第29-30页 |
| ·立法空间考量 | 第30-31页 |
| ·一般法之考量 | 第30-31页 |
| ·特别法之考量 | 第31页 |
| ·司法空间考量 | 第31-35页 |
| ·司法实务之考量 | 第31-32页 |
| ·典型判决之剖析 | 第32-35页 |
| 第4章 我国产品责任中纯经济损失制度之建构 | 第35-56页 |
| ·保护模式 | 第35-38页 |
| ·保护路径:合同保护抑或侵权保护 | 第35-36页 |
| ·侵权保护模式的选择 | 第36-38页 |
| ·归责原则 | 第38-40页 |
| ·过错责任:没落抑或勃兴 | 第38-39页 |
| ·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的博弈 | 第39-40页 |
| ·构成要件 | 第40-46页 |
| ·主观过错 | 第40-42页 |
| ·缺陷产品 | 第42-43页 |
| ·损害事实 | 第43-44页 |
| ·因果关系 | 第44-46页 |
| ·赔偿范围 | 第46-56页 |
| ·有限赔偿规则确立的必要性 | 第46-49页 |
| ·有限赔偿规则的限赔内容 | 第49-51页 |
| ·有限赔偿规则的限赔工具 | 第51-54页 |
| ·有限赔偿规则的数额限制 | 第54-56页 |
| 结语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