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分析 | 第14-27页 |
|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特点 | 第14-18页 |
|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 ·服务型政府的特点 | 第15-18页 |
|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 第18-19页 |
| ·制定公共政策 | 第18页 |
| ·提供公共产品 | 第18页 |
| ·提供公共服务 | 第18-19页 |
| ·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 第19-24页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 第19-20页 |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第20-21页 |
| ·国际制度制约力量和全球竞争的外在压力 | 第21-23页 |
| ·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带来的内在动力 | 第23页 |
| ·巩固党的地位的迫切要求 | 第23-24页 |
| ·构建服务型政府中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目标 | 第24-27页 |
| ·由全能行政转向有限行政 | 第24-25页 |
| ·由管制行政转向服务行政 | 第25页 |
| ·由权利行政转向民主行政 | 第25-26页 |
| ·由人治行政转向法治行政 | 第26页 |
| ·由经验行政转向科学行政 | 第26页 |
| ·由免责行政转向责任行政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出现的异化现象 | 第27-35页 |
| ·本末倒置 | 第27-29页 |
| ·桨舵之误 | 第29-30页 |
| ·重政策和制度制定,轻执行落实 | 第29页 |
| ·重政府大包大揽,轻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民主性 | 第29-30页 |
| ·矫枉过正 | 第30-32页 |
| ·忽视了计划职能 | 第30-31页 |
| ·忽视了监管职能 | 第31-32页 |
| ·差别行政 | 第32-35页 |
| ·城乡、地区失衡 | 第32-33页 |
| ·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失衡 | 第33-34页 |
| ·由服务主体人的自由度量造成的差别服务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出现异化现象的根源 | 第35-42页 |
| ·体制原因 | 第35-36页 |
| ·公务员素质原因 | 第36-39页 |
| ·公务员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落后 | 第37页 |
| ·公务员业务水平总体低下 | 第37-39页 |
| ·传统习惯原因 | 第39-42页 |
| ·传统官本位思维的阻碍 | 第39-40页 |
|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异化现象的治理对策 | 第42-58页 |
| ·转变政府服务理念 | 第42-44页 |
| ·强化服务为本的责任意识 | 第42-43页 |
| ·树立“经营”政府的效益意识 | 第43页 |
| ·确立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 | 第43-44页 |
| ·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 第44-45页 |
| ·稳定宏观经济 | 第44-45页 |
| ·健全市场体系 | 第45页 |
| ·预测市场变化 | 第45页 |
| ·多元化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45-49页 |
|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政府效能 | 第45-46页 |
| ·培育社会中介组织还权于社会 | 第46-49页 |
| ·建立全面绩效评估机制 | 第49-52页 |
| ·完善公共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第52-53页 |
| ·培养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 第53-55页 |
| ·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共同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55-58页 |
| ·提高公民主体意识 | 第55-56页 |
| ·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