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恋者性身份的形成--基于女同性恋者T角色的生命自叙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一、导论 | 第9-23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二)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0-14页 |
| 1、女同性恋 | 第10-12页 |
| 2、性身份 | 第12-13页 |
| 3、T/P角色 | 第13-14页 |
| (三) 文献回顾 | 第14-20页 |
| 1、性身份的建构 | 第14-17页 |
| 2、同性恋身份认同理论 | 第17-18页 |
| 3、社会性别(gender)的建构 | 第18-20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 1、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 2、方法选择 | 第21-23页 |
| 二、跨性心理及行为的萌芽 | 第23-33页 |
| (一) 家庭结构影响分析 | 第23-24页 |
| (二) 家庭成员影响分析 | 第24-28页 |
| 1、双亲教养方式分析 | 第24-26页 |
| 2、其他家庭成员影响分析 | 第26-28页 |
| (三) 同辈群体影响分析 | 第28-33页 |
| 1、游戏伙伴 | 第28-29页 |
| 2、幼儿园小朋友 | 第29-33页 |
| 三、性取向的产生与发展 | 第33-44页 |
| (一) 早期的同性情感实践 | 第33-38页 |
| 1、晶晶的故事 | 第34-35页 |
| 2、故事理解与分析 | 第35-38页 |
| (二) 异性情感经历 | 第38-44页 |
| 1. 洲和松的故事 | 第38-39页 |
| 2、故事理解与分析 | 第39-44页 |
| 四、性身份的初步形成 | 第44-51页 |
| (一) 第一次同性性经历及其影响分析 | 第44-47页 |
| 1、波波的故事 | 第44-45页 |
| 2、同性性经历的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 (二) 第一次确认同性情感 | 第47-51页 |
| 1、澄的故事 | 第47-48页 |
| 2、身份认同的形成 | 第48-51页 |
| 五、性身份的“定型化” | 第51-61页 |
| (一) 性别角色形成 | 第51-52页 |
| (二) 结交les网友 | 第52-53页 |
| (三) 第一次进入les吧 | 第53-54页 |
| (四) 行为再现 | 第54-57页 |
| 1、日常生活 | 第55-56页 |
| 2、同性性生活 | 第56-57页 |
| (五) 性别“体”现 | 第57-61页 |
| 六、结语 | 第61-63页 |
| 附录 主要访谈人员名录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