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细菌溶磷作用及其对磷矿粉重金属释放和小麦盐胁迫的缓解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缩略语(中英文全称)第15-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46页
 第一节 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地位第16-20页
  1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第16页
  2 磷是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因子第16-18页
   ·磷对作物光合作用的调节第16-17页
   ·磷与光合产物的输出、运输和转化第17-18页
  3 磷对作物品质形成的影响第18-19页
  4 磷对作物抗逆性的增强作用第19-20页
 第二节 土壤的磷素状况第20-26页
  1 土壤磷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第20-22页
   ·土壤中的无机磷第21页
   ·有机磷第21-22页
  2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磷素状况及供磷特性第22-26页
   ·土壤全磷第22-23页
   ·我国耕地的土壤有效磷水平第23-26页
 第三节 解决土壤磷素营养供需矛盾的基本途径第26-33页
  1 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第26-28页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第27页
   ·影响中、低品位磷矿粉肥效的主要因素第27页
   ·提高中、低品位磷矿粉肥效的措施第27-28页
  2 从改良作物品种着手,提高作物对土壤潜在磷源的利用效率第28-29页
  3 减少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固定,提高磷肥的有效性第29-31页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固定第29-30页
   ·土壤固定磷素的机制第30-31页
   ·减少土壤固定磷素量的措施第31页
  4 应用微生物活化土壤中积累态磷,提高土壤潜在磷源的生物有效性第31-33页
   ·土壤积累态磷的化学活化第32页
   ·土壤积累态磷的生物活化第32-33页
 第四节 有关溶磷微生物的研究概况及其进展第33-42页
  1 溶磷微生物的发现第33-34页
  2 溶磷微生物分离筛选模型的建立及改良第34页
  3 溶磷微生物种类及其在土壤中的数量与生态分布第34-36页
  4 溶磷微生物的溶磷能力以及影响因素第36-39页
   ·溶磷微生物的溶磷能力第37页
   ·影响溶磷微生物作用效果的相关因子研究第37-39页
  5 溶磷微生物的作用机理研究第39-41页
   ·有机酸溶磷第39页
   ·质子的作用第39-40页
   ·非有机酸类物质的溶磷参与作用第40-41页
  6 微生物溶磷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以及基因工程技术在溶磷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第41-42页
 第五节 立题依据及研究路线第42-46页
  1 立题依据第42-43页
  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43-46页
第二章 溶磷微生物在不同生态区土壤的分布及其高效溶磷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第46-68页
 第一节 溶磷微生物在不同生态区土壤的分布第47-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7页
   ·不同生态区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第50-52页
   ·各生态区土壤中溶磷微生物数量及在微生物群体中的比例第52-54页
   ·各生态区溶磷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和种群丰度第54-55页
   ·不同生态区土壤中溶磷细菌的优势种群及其NBRIP筛选平板上的生长表现第55页
   ·生态区土壤因子对溶磷细菌种群丰度的影响第55-57页
  3 讨论第57页
 第二节 高效溶磷细菌的筛选与鉴定第57-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溶磷高效微生物的快速筛选第58-59页
   ·高效溶磷菌株的鉴定第59-60页
   ·仪器第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67页
   ·高效溶磷细菌的筛选结果第60-62页
   ·高效溶磷菌群各菌株的个体形态及在难溶性磷酸盐上的生长表现第62-64页
   ·高效溶磷菌群的基本生理生化特性第64页
   ·高效溶磷菌群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第64-65页
   ·高效溶磷菌群的16SrRNA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第65-67页
  3 讨论第67-68页
第三章 溶磷细菌对重金属的耐受性与其溶解磷矿粉能力的关系研究第68-8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9-72页
   ·材料第69-70页
   ·试验设计第70-71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71-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83页
   ·各磷矿粉中磷含量以及伴生的重金属第72-73页
   ·菌株在对磷矿粉的不同次发酵中的溶磷效果及相关因子变化第73-81页
   ·随磷溶出的伴生性金属元素对溶磷细菌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第81-83页
 3 讨论第83-84页
 4 结论第84-86页
第四章 溶磷细菌对不同形态难溶性固定磷的活化特性与机理探讨第86-9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7-88页
   ·材料第87页
   ·方法第87-8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8-93页
   ·产多糖溶磷细菌对Ca-P型固定磷的活化能力第88-89页
   ·产多糖溶磷细菌对Al-P型固定磷的活化作用第89-91页
   ·产多糖溶磷细菌对Fe-P型固定磷的活化作用第91页
   ·溶磷效果与溶磷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91-93页
 3 讨论第93-94页
 4 结论第94-96页
第五章 产多糖溶磷细菌对Ca_3-P型固定磷的溶磷效应与多糖的关系研究第96-117页
 第一节 多糖在产多糖溶磷细菌活化Ca-P型固定态磷中的作用第97-10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7-99页
   ·材料第97页
   ·方法第97-9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9-106页
   ·产多糖溶磷菌株间多糖产量与菌株溶磷能力的相关性第99-100页
   ·多糖与发酵液中可溶性磷的关系第100-102页
   ·产多糖溶磷细菌游离水溶性胞外多糖吸持磷的解析特征第102-103页
   ·游离水溶性胞外多糖在不同条件下对磷酸三钙的溶解第103-104页
   ·游离水溶性胞外多糖浓度对有机酸-游离水溶性胞外多糖协同溶磷的影响第104页
   ·胞外多糖与不同有机酸的协同溶磷效果第104-105页
   ·多糖对有机酸溶磷动力学影响第105-106页
  3 讨论第106-107页
 第二节 不同营养条件下产多糖高效溶磷细菌的溶磷效果及溶磷相关因子第107-11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7-108页
   ·材料第107页
   ·方法第107-10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8-115页
   ·C/N对菌株EnHy-401溶解难溶性磷酸盐的影响第108-112页
   ·氮源对菌株EnHy-401溶磷能力的影响第112-113页
   ·培养液中可溶性磷酸盐(KH_2PO_4)对菌株EnHy-401溶磷能力的影响第113-114页
   ·不同溶磷相关因子与菌株溶磷效果的关系第114-115页
  3 讨论第115-116页
 本章结论第116-117页
第六章 产多糖溶磷细菌EnHy-401在盐渍土壤中的定殖以及对小麦盐胁迫的缓解效应第117-13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17-120页
   ·土壤第117-118页
   ·供试作物第118-119页
   ·菌剂制备第119页
   ·试验设计第119-120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120页
   ·数据分析第1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0-128页
   ·产多糖溶磷细菌EnHy-401在盐渍土的定殖第120-121页
   ·产多糖溶磷细菌EnHy-401对盐渍土中有效磷以及部分理化性状的影响第121-123页
   ·在盐渍土中接种产多糖溶磷菌EnHy-401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第123-125页
   ·接种产多糖溶磷菌EnHy-401对小麦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第125页
   ·小麦在盐渍土中的生长与其矿质营养吸收的线性关系第125-128页
 3 讨论第128-130页
 4 结论第130-131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及研究展望第131-134页
 1 结论第131-132页
 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32-133页
 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3页
 4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9页
附录第149-162页
 附录1第149-153页
 附录2第153-16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投送的论文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数据建模与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哈代小说与基督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