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桩承载机理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抗拔桩的研究成果 | 第8-14页 |
·国内外研究的水平及状况 | 第8-11页 |
·国内外规范关于抗拔桩的内容介绍 | 第11-14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等截面抗拔桩 | 第16-41页 |
·破坏形态及承载力 | 第16-21页 |
·等截面抗拔桩破坏形态 | 第16-17页 |
·抗拔桩破裂面及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第17-20页 |
·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 第20-21页 |
·抗拔桩的变形 | 第21-32页 |
·抗拔桩变形的组成 | 第21-22页 |
·Cooke剪切法抗拔桩变形的计算 | 第22-26页 |
·"套叠式"变形理论 | 第26-28页 |
·荷载传递法 | 第28-32页 |
·桩侧摩擦力 | 第32-35页 |
·侧擦力发挥特点 | 第32页 |
·侧擦力曲线 | 第32-33页 |
·影响侧摩擦力的因素 | 第33-34页 |
·桩侧擦力的几种退化效应 | 第34-35页 |
·桩体的开裂 | 第35-36页 |
·等截面抗拔桩极限承载力预测 | 第36-38页 |
·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 | 第36-37页 |
·数学函数模型外推法 | 第37-38页 |
·实例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扩底抗拔桩 | 第41-55页 |
·扩底桩的破坏形态及承载力 | 第41-49页 |
·扩底桩的破坏形态 | 第41-43页 |
·扩底桩承载力的计算 | 第43-49页 |
·扩底桩的变形 | 第49-52页 |
·Cooke剪切法扩底抗拔桩变形的计算 | 第49-51页 |
·荷载传递法 | 第51-52页 |
·桩侧摩擦力 | 第52-53页 |
·扩底单桩承载力预测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抗拔桩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实现 | 第55-62页 |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55页 |
·桩土单元的选取 | 第55页 |
·接触方式的设定 | 第55-57页 |
·面面接触单元 | 第55-56页 |
·接触作用力 | 第56-57页 |
·桩端作用的处理 | 第57页 |
·初始应力的确定 | 第57-58页 |
·土体的本构模型 | 第58-61页 |
·弹塑性模量矩阵的一般原理 | 第59-60页 |
·Mohr-Coulomb模型的表达形式 | 第60-61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等截面抗拔桩承载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 第62-77页 |
·分析模型的建立验证 | 第62-66页 |
·工程资料及有限元模型 | 第62页 |
·实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分析比较 | 第62-63页 |
·桩侧阻力分析 | 第63-65页 |
·桩身轴力分析 | 第65-66页 |
·粘性土中模型的建立 | 第66-72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7-68页 |
·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第68页 |
·变形规律分析 | 第68-69页 |
·桩侧摩阻力规律分析 | 第69-72页 |
·钢筋应力 | 第72页 |
·砂土中模型的建立 | 第72-76页 |
·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第73页 |
·变形规律分析 | 第73-74页 |
·桩身轴力规律分析 | 第74页 |
·桩侧摩阻力规律分析 | 第74-75页 |
·钢筋应力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嵌岩等截面抗拔桩承载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 第77-82页 |
·分析模型 | 第77页 |
·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第77-78页 |
·变形规律分析 | 第78页 |
·桩身轴力规律分析 | 第78-79页 |
·桩侧摩阻力规律分析 | 第79-80页 |
·钢筋应力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