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 | 第10-12页 |
|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准备 | 第12-19页 |
| ·贫困的定义 | 第12-13页 |
| ·城镇贫困人口的界定 | 第13-14页 |
| ·理论准备 | 第14-19页 |
| 第二章 城镇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 | 第19-25页 |
| ·城市中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 | 第19-22页 |
| ·劳动就业的障碍与排斥 | 第19-20页 |
| ·社会保险安全网的破露 | 第20-21页 |
| ·单位制度的解体 | 第21-22页 |
| ·城市中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 | 第22-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盘锦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 第25-41页 |
| ·盘锦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25-31页 |
| ·保障标准位居全省前列 | 第25-29页 |
| ·盘锦市内两区低保水平不平衡 | 第29-30页 |
| ·有关劳动能力的规定 | 第30-31页 |
| ·盘锦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41页 |
| ·低保资金的筹集 | 第32-33页 |
| ·救助叠加问题 | 第33-34页 |
| ·政府部门的配合不利 | 第34-35页 |
| ·低保工作人员不足、工作量大 | 第35-36页 |
| ·工作经费未落实 | 第36-37页 |
| ·“稳定中的不稳定”——低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 | 第37-41页 |
| 第四章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41-49页 |
| ·在制度架构方面 | 第41-43页 |
| ·制定科学的保障标准 | 第41-42页 |
| ·实行有差别的救助模式——分类救助 | 第42页 |
| ·加强制度之间的整合 | 第42-43页 |
| ·在资金运行方面 | 第43-45页 |
| ·建立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 | 第43-44页 |
| ·设立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专户 | 第44-45页 |
| ·落实工作经费 | 第45页 |
| ·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 第45-46页 |
| ·“可持续生计” | 第46-49页 |
| ·非正规就业 | 第46-47页 |
| ·从事社区居民服务 | 第47页 |
| ·引进企业孵化器的概念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