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4页 |
| ·除草剂简介 | 第11-13页 |
| ·概述 | 第11-12页 |
| ·除草剂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国外除草剂的发展史 | 第12-13页 |
| ·国内除草剂的发展情况 | 第13页 |
| ·手性除草剂概述 | 第13-16页 |
| ·含氟除草剂概述 | 第16-18页 |
|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概述 | 第18-19页 |
|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的除草原理 | 第18-19页 |
|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发展过程 | 第19页 |
| ·炔草酯简介 | 第19-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除草剂发展特点 | 第20页 |
| ·除草剂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 ·研究意义及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合成路线选择 | 第24-38页 |
| ·炔草酯合成路线选择 | 第24-25页 |
| ·2,3,5-三氯吡啶合成路线选择 | 第25-28页 |
| ·5-氯-2,3-二氟吡啶合成路线选择 | 第28-29页 |
| ·离子液体[bmim]BF_4的合成路线选择 | 第29-31页 |
| ·R-(+)-2-(4-羟基苯氧)丙酸的合成路线选择 | 第31-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8-44页 |
| ·实验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38页 |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38-39页 |
| ·分析仪器及条件 | 第39页 |
| ·实验步骤 | 第39-42页 |
| ·炔草酯的制备 | 第39-40页 |
| ·2,3,5-三氯吡啶的制备 | 第40-41页 |
| ·5-氯-2,3-二氟吡啶的制备 | 第41页 |
| ·离子液体([bmim]BF_4)的制备 | 第41-42页 |
| ·R-2-(4-羟基苯氧)丙酸的制备 | 第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4-61页 |
| ·炔草酯工艺条件选择 | 第44-46页 |
| ·炔草酯的表征 | 第44页 |
| ·炔草酯制备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 ·2,3,5-三氯吡啶的合成路线对比 | 第46-48页 |
| ·2,3,5-三氯吡啶的表征 | 第46页 |
| ·2,3,5-三氯吡啶制备方法比较 | 第46-48页 |
| ·5-氯-2,3-二氟吡啶的合成路线对比 | 第48-49页 |
| ·5-氯-2,3-二氟吡啶的表征 | 第48页 |
| ·5-氯-2,3-二氟吡啶制备方法比较 | 第48-49页 |
| ·离子液体[bmim]BF_4的制备方法对照 | 第49-50页 |
| ·离子液体[bmim]BF_4的表征 | 第49页 |
| ·离子液体[bmim]BF_4的制备 | 第49-50页 |
|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制备的工艺条件优化 | 第50-59页 |
| ·产物的表征 | 第50-51页 |
| ·反应机理 | 第51页 |
| ·反应环境的选择 | 第51-52页 |
| ·反应用碱的选择 | 第52-53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53-55页 |
| ·分离提纯条件的选择 | 第55-56页 |
|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 第56-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性质 | 第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附图 | 第62-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