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介绍 | 第13-15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 绪论 | 第18-43页 |
·过滤 | 第18-19页 |
·生物处理系统 | 第19-28页 |
·BAF 的构造 | 第20-24页 |
·BAF 的净水原理 | 第24-26页 |
·BAF 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BAF 滤料的研究发展 | 第27-28页 |
·蛋白泡沫分离系统 | 第28-31页 |
·表面粘度 | 第29页 |
·溶液粘度 | 第29-30页 |
·表面张力修复作用 | 第30页 |
·气体通过液膜的扩张 | 第30页 |
·表面电荷的影响 | 第30页 |
·其它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臭氧灭菌系统 | 第31-43页 |
·臭氧的发现及其性质的研究 | 第31-34页 |
·臭氧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 第34-36页 |
·臭氧对生物的杀灭作用及其消毒机理 | 第36-37页 |
·几种消毒方法的对比 | 第37-40页 |
·臭氧消毒的毒性问题及去除毒性的方法 | 第40-41页 |
·臭氧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第41-43页 |
2 蛋白泡沫分离实验研究 | 第43-58页 |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实验用水 | 第43页 |
·实验装置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4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6页 |
·蛋白泡沫分离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与气液比的关系 | 第52-53页 |
·蛋白泡沫分离器的最大去除率与有机物浓度的关系 | 第53-54页 |
·蛋白泡沫分离器最大去除率对应的最佳高度与有机物浓度及曝气量的关系 | 第54-55页 |
·蛋白泡沫分离器的泡沫流量与曝气量的关系 | 第55页 |
·有机物去除率与水的停留时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曝气量与泡沫层高度的关系 | 第56页 |
·实验小结 | 第56-58页 |
·蛋白泡沫分离器去除率的决定因素 | 第56-57页 |
·蛋白泡沫分离器去除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 第57-58页 |
3 臭氧对养殖海水水质理化指标的影响 | 第58-79页 |
·臭氧在海水中的分解 | 第58-66页 |
·比色法测定海水中臭氧浓度 | 第58-60页 |
·臭氧在海水中的分解 | 第60-66页 |
·臭氧对海水水质理化指标的影响 | 第66-77页 |
·臭氧对海水中COD 的去除 | 第66-71页 |
·臭氧对海水中溶解氧(DO)含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臭氧对海水中二氮(NH_4-N,NO_2~--N)含量的影响 | 第72-76页 |
·臭氧对扇贝养殖废水中细菌的影响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4 臭氧处理海水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的影响 | 第79-8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1页 |
·材料 | 第79-80页 |
·方法 | 第80-81页 |
·测试指标 | 第81页 |
·实验结果 | 第81-86页 |
·小球藻(Chlorella sp.)的生长曲线 | 第81-82页 |
·小球藻培养液中二氮(NH3-N、NO_2~--N)的变化 | 第82-86页 |
·讨论 | 第86-87页 |
·实验小结 | 第87页 |
·实验结果在培养微藻中的实际应用 | 第87-89页 |
5 活性炭吸附的静态实验 | 第89-98页 |
·活性炭性质 | 第89-91页 |
·活性炭吸附过程 | 第91页 |
·活性炭吸附容量实验 | 第91-95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91-9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2-95页 |
·活性炭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95-97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95-9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活性炭去除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的研究 | 第98-105页 |
·活性炭吸附接触塔的工作原理 | 第98页 |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98-101页 |
·实验原水 | 第98-99页 |
·实验装置 | 第99-101页 |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10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1-103页 |
·不同炭层高度对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去除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臭氧加入量对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去除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滤速对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去除的影响 | 第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7 BAF 处理扇贝养殖废水的实验研究 | 第105-140页 |
·实验的目的 | 第105页 |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 第105-107页 |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案 | 第105-107页 |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107-109页 |
·实验装置 | 第108-109页 |
·实验方法 | 第109页 |
·BAF 的启动 | 第109-114页 |
·滤池挂膜预备实验中氨氮去除曲线 | 第111-112页 |
·3 种滤料的处理效能 | 第112-114页 |
·运行方式对滤池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114-140页 |
·污染物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115-118页 |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118-121页 |
·填料高度的影响 | 第121-127页 |
·水温对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127-129页 |
·pH 对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129-132页 |
·气水比的影响 | 第132-140页 |
8 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循环水高效处理工艺中试研究 | 第140-146页 |
·中试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 第140-142页 |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案 | 第140页 |
·实验装置和工艺流程 | 第140-142页 |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142页 |
·运行工况 | 第142-143页 |
·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143-146页 |
9 结论与建议 | 第146-149页 |
·结论 | 第146-148页 |
·建议 | 第148-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录用的相关学术论文 | 第157-158页 |
致谢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