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论文--贝类养殖论文

贝藻混养系统中贝类食物来源的定量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贝藻互利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第12-24页
   ·大型藻类的生态功能第12-16页
     ·大型藻类在物质循环中的地位第13-15页
     ·大型藻类对矿质营养的利用第15-16页
     ·大型藻类的其它生态功能第16页
   ·滤食性贝类的生态功能第16-18页
     ·滤食行为的生态作用第17页
     ·生物沉积的生态作用第17-18页
   ·大型藻类与滤食性贝类的生态耦合机制第18-21页
   ·耦合机制在贝藻生态养殖中的应用及展望第21-23页
 小结第23-24页
第二章 食物来源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4-40页
   ·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第24-34页
     ·脂肪酸标志法第24-29页
     ·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法第29-34页
   ·分析方法操作规程第34-39页
     ·脂肪酸标志分析第34-37页
     ·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第37-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海带碎屑释放及其对扇贝的食物贡献第40-5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模拟系统构建第41页
     ·取样方法第41页
     ·样品测定第41-42页
     ·统计分析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海带及扇贝组织脂肪酸组成第42-44页
     ·海带组织脂肪酸标志含量变化第44-46页
     ·扇贝组织脂肪酸标志含量第46页
     ·海带和扇贝组织稳定同位素比值及C:N 比值第46页
     ·扇贝胃含物分析第46-47页
   ·讨论第47-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胶州湾不同生境双壳贝类食性分析第51-60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研究区域第52页
     ·样品采集第52-53页
     ·样品处理及测定第53页
     ·数据处理第53-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57页
     ·浮游植物和贝类的脂肪酸组成第55页
     ·脂肪酸标志物含量第55页
     ·潮间带贝类饵料来源比例第55-57页
   ·讨论第57-59页
     ·栉孔扇贝的饵料组成第57-58页
     ·潮间带贝类饵料组成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贝藻混养海区滤食性贝类的食物来源第60-81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5页
     ·研究区域第61-62页
     ·取样方法第62-63页
     ·样品处理与测定第63页
     ·水体颗粒有机碳来源估算第63-64页
     ·扇贝有机碳来源评估模型第64页
     ·脂肪酸标志选择第64页
     ·统计分析第64-65页
   ·结果与分析第65-75页
     ·混养区扇贝碎屑食物源的季节变化第65-71页
     ·不同养殖区域扇贝饵料来源差异第71-75页
   ·讨论第75-80页
     ·桑沟湾悬浮颗粒物中碎屑碳比例的时空变化第76-77页
     ·桑沟湾栉孔扇贝饵料组成的时空变化第77-80页
 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3页
 1. 主要结果第81-82页
 2. 存在问题第82页
 3. 研究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唐诗中的“水乡小调”
下一篇:甲醇存在时异丁硫醇在HZSM-5分子筛上的催化转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