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三、国内对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四、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五、全文的结构以及各章的内容概要 | 第16-17页 |
六、本文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城中村概述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城中村的概念和分类 | 第18-21页 |
一、城中村的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8-19页 |
二、城中村的特征 | 第19页 |
三、城中村的类型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太原市城中村概述 | 第23-26页 |
一、太原市城中村现状 | 第23-24页 |
二、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目标 | 第24-25页 |
三、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概述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历史和现状 | 第26-30页 |
一、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历史 | 第26-28页 |
二、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一、政府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缺失 | 第31-33页 |
二、农村传统养老功能的弱化 | 第33-34页 |
三、失地农民自身的缺陷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 第35-51页 |
第一节 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分析 | 第35-39页 |
一、现行政策 | 第36-37页 |
二、政策适用性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9-41页 |
一、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 第39-40页 |
二、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41页 |
第三节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第41-43页 |
一、将城中村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指导思想 | 第41页 |
二、将城中村失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 | 第41-42页 |
三、将城中村失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则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弹性养老保险 | 第43-47页 |
一、制度模式选择 | 第43-44页 |
二、资金来源 | 第44-47页 |
三、待遇水平、给付方式与基金的管理 | 第47页 |
第五节 保障措施 | 第47-51页 |
一、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和子女养老的作用 | 第47-48页 |
二、强化对农村养老的非正式支持 | 第48页 |
三、政府和农民转变观念 | 第48-49页 |
四、为城中村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 第49页 |
五、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失地农民参加商业保险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构建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支持保障体系 | 第51-58页 |
第一节 强化政府在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 第51-55页 |
一、明确政府在养老保险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主导功能 | 第51-53页 |
二、失地农民的养老社会保险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55-57页 |
一、从法律上规范征地制度 | 第55-56页 |
二、加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立法工作 | 第56-57页 |
第三节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防范风险的意识 | 第57-58页 |
一、依靠基层组织,加强宣传工作 | 第57页 |
二、社会保险部门积极参与宣传工作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