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团体论文

社会转型期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环境与路径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0页
1.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分析第10-15页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第10-11页
   ·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理论基础第11-13页
     ·政府失灵理论第11-12页
     ·合约失灵理论第12页
     ·第三方管理理论第12页
     ·政府、市场、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第12-13页
   ·非营利组织的功能第13-15页
     ·社会服务第13页
     ·促进经济发展第13-14页
     ·加速政府职能转变第14页
     ·社会整合第14-15页
     ·促进公民社会发育第15页
2.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困境分析第15-33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背景与特点第15-19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背景第15-17页
     ·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特点第17-19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困境分析第19-20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合法性的现状分析第19页
     ·合法性困境的原因分析第19-20页
   ·“志愿性”困境分析第20-24页
     ·社会动员机制的影响第21-22页
     ·社会转型环境中的信任危机影响第22-23页
     ·中西公民社会文化环境差异第23-24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自治性”困境分析第24-29页
     ·非营利组织内部环境制约第24-27页
       ·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定位错位第24-25页
       ·缺乏有效的筹集资金渠道,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第25-27页
     ·外部环境分析第27-29页
       ·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第27-28页
       ·缺乏相关的法律政策激励第28页
       ·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控制性取向第28-29页
   ·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困境第29-31页
     ·相关法律政策环境的缺失第29-30页
     ·政府在监督制度安排上的缺陷第30页
     ·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环境第30-31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与发展环境的互动关系第31-33页
3. 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发展路径第33-40页
   ·政府的角色一积极扶持、制度供给、加强监督第33-36页
     ·转变观念,给予非营利组织充分的自治权利第33页
     ·改革登记管理体制,提供非营利组织更大的活动空间第33-34页
     ·非营利组织纳入整体的法律制体系的建设第34-35页
     ·完善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评估机制第35-36页
   ·非营利组织─明确宗旨、完善内部自主治理机制第36-38页
     ·树立正确的宗旨与定位,获得更多的合法性支持第36页
     ·建立良好的内部组织监督机制,提高组织的公信力第36-37页
     ·转变筹资理念,拓展筹资渠道,提高组织的自治能力第37-38页
     ·发挥中介作用,促进社会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第38页
   ·社会环境的改善第38-40页
     ·构建社会的公共意识体系第38-39页
     ·政府要培育社会自治能力第39页
     ·完善公民民主参与机制,塑造公民文化氛围第39-40页
结束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坡面薄层水流水动力学规律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激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