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策、政论论文

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导论第7-12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10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8-9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9-10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12页
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第12-17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制定第12-13页
     ·公民参与第13页
   ·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地位第13-17页
     ·公民参与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第13-14页
     ·公民参与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第14-17页
3 社会转型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要求第17-21页
   ·市民社会的发育增强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第17页
   ·贫富差距拉大激起了平等分享公共决策权的要求第17-18页
   ·利益分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传统决策方式提出挑战第18-19页
   ·腐败现象引起了对传统的权力制约模式的质疑以及对新模式的探索第19-21页
4 我国公民政策参与机制的现状分析第21-31页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建设及实践成就第21-24页
     ·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确立了法律依据和保障第21-22页
     ·建立了相应的制度结构第22-24页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第24-27页
     ·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和决策者的责任非法定化第24-25页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缺少程序规则第25-26页
     ·现有的参与方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26-27页
     ·制度化参与机制短缺第27页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7-31页
     ·观念误区致使决策者忽视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第27-28页
     ·法律规范不健全放大了行政自由裁量的空间第28-29页
     ·参与的有偿性和集体行动的困境导致公民有限参与第29-30页
     ·公民和政府信息不对称第30-31页
5 西方国家公民政策参与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31-36页
   ·趋势第31-32页
   ·经验第32-34页
   ·启示第34-36页
6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对策第36-43页
   ·树立正确的理念第36-37页
     ·民主参与的政策取向第36页
     ·价值兼容和合作共赢的政策取向第36页
     ·公开的政策取向第36-37页
   ·完善公民参与相关的法律制度第37-39页
     ·加强立法,为公民政策参与的范围提供法律依据第37-38页
     ·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第38-39页
   ·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第39-41页
     ·完善听证制度第39页
     ·完善民意调查制度第39-40页
     ·设立公众议程第40页
     ·建立社会讨论决策机制第40-41页
   ·推行电子政务和网络参与第41-43页
     ·推行电子政务,实现政务信息公开第41页
     ·利用互联网,扩大平等参与的平台第41-43页
结束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计算机网络中数字电视的广播式发布
下一篇:基于混合模型的复杂结构振动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