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6页 |
一、诊断标准 | 第8页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第8页 |
(二) 中医辩证标准 | 第8页 |
二、试验病例标准 | 第8-9页 |
(一) 纳入标准 | 第8页 |
(二) 排除病例标准 | 第8-9页 |
三、临床资料 | 第9-11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9页 |
(二) 分组方法 | 第9页 |
(三) 两组治疗前资料均衡性分析 | 第9-11页 |
四、治疗及观察方法 | 第11-13页 |
(一) 治疗方法 | 第11页 |
(二) 观察方法 | 第11-13页 |
五、疗效评定标准 | 第13-14页 |
(一)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页 |
(二) 主要检测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14页 |
六、统计方法及结果分析 | 第14-16页 |
(一)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14页 |
(二)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14-15页 |
(三)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大小及数目,FT3、FT4、TSH 组内比较 | 第15页 |
(四) 两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大小及数目,FT3、FT4、TSH 组间比较 | 第15页 |
(五) 安全性检测 | 第15-16页 |
讨论 | 第16-25页 |
一、西医对结甲的认识 | 第16-17页 |
(一) 发病率 | 第16页 |
(二) 结甲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二、中医理论依据 | 第17-25页 |
(一) 病因病机研究 | 第17-19页 |
(二) 治则治法 | 第19页 |
(三) 方药分析及配伍特点 | 第19-24页 |
(四) 观察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0页 |
综述 | 第3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详细摘要 | 第42-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