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目录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36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研究现状 | 第16-33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土壤重金属物来源与分布 | 第16-19页 |
|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去向 | 第19页 |
| ·土壤污染的特点 | 第19-20页 |
| ·土壤污染的危害 | 第20页 |
| ·土壤——植物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 ·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和方向 | 第21页 |
| ·我国农田土壤及植物污染现状 | 第21-23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第23-26页 |
| ·铅同位素示踪污染源研究现状 | 第26-33页 |
| ·铅同位素示踪污染源机理 | 第26-27页 |
| ·铅同位素示踪污染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3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 ·技术路线 | 第34页 |
| ·论文实际完成工作量 | 第34-36页 |
| 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6-44页 |
| ·成都经济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36-39页 |
| ·成都经济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 第36页 |
| ·成都经济区区域地质特征 | 第36-38页 |
|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39页 |
| ·成都自然地理概况 | 第39-41页 |
| ·地理位置及交通 | 第39-40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0-41页 |
| ·德阳自然地理状况 | 第41-42页 |
| ·地理位置 | 第41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1-42页 |
| ·彭山自然地理状况 | 第42-44页 |
| ·地理位置 | 第42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 第44-54页 |
| ·样品采集 | 第44-48页 |
| ·植物及其根系土样品采集、预处理 | 第45-47页 |
| ·近地表大气尘样品采集 | 第47页 |
| ·端元组分样品采集、预处理 | 第47-48页 |
| ·样品分析方法 | 第48-54页 |
|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第48-49页 |
| ·铅同位素组成分析 | 第49-54页 |
| 第四章 农田植物根系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 第54-78页 |
| ·成都市农田植物根系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 第54-63页 |
| ·成都市农田植物根系土壤重金属的总体水平 | 第54-57页 |
| ·成都农田植物根系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 第57-59页 |
| ·重金属的相互关系 | 第59-63页 |
| ·德阳市、蒲江和彭山农田根系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 第63-65页 |
| ·德阳市农田根系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63-64页 |
| ·蒲江、彭山农田根系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64-65页 |
| ·各地根系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分析 | 第65-67页 |
| ·土壤污染评价 | 第67-76页 |
| ·评价方法简介 | 第67-69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 | 第69-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五章 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 | 第78-88页 |
| ·成都市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 | 第78-82页 |
| ·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统计特征 | 第78-80页 |
| ·蔬菜富集系数比较 | 第80-82页 |
| ·植物吸收重金属与土壤全量污染水平的关系 | 第82页 |
| ·德阳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 | 第82-84页 |
| ·蒲江、彭山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 | 第84-85页 |
| ·不同城市蔬菜重金属含量对比 | 第85-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六章 铅同位素污染源示踪 | 第88-112页 |
| ·端元组分铅同位素组成 | 第88-90页 |
| ·成都农业土壤—植物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 第90-104页 |
| ·土壤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90-93页 |
| ·植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93-95页 |
| ·土壤—植物—大气尘铅同位素示踪 | 第95-104页 |
| ·德阳农业土壤—植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104-108页 |
| ·德阳农业土壤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105页 |
| ·德阳土壤——植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105-108页 |
| ·蒲江、彭山农业土壤—植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108-111页 |
| ·蒲江、彭山农业土壤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108-109页 |
| ·蒲江、彭山土壤——植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109-1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112-115页 |
| ·结论 | 第112-113页 |
| ·研究展望 | 第113-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