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法的TI蜗杆副传动强度及热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齿轮副传动强度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 ·齿面接触强度研究概况 | 第8-9页 |
| ·齿根弯曲强度研究 | 第9-11页 |
| ·蜗杆副传动强度有限元研究方法的探讨 | 第11页 |
| ·齿轮传动热态特性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齿轮装置热态特性的研究 | 第11-12页 |
| ·轮齿温度的研究 | 第12-14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ZC_1蜗杆副的三维有限元建模 | 第16-32页 |
| ·三维造型方法的研究 | 第16-17页 |
| ·虚拟制造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虚拟制造技术 | 第17-18页 |
| ·基于虚拟制造的蜗轮造型理论 | 第18-20页 |
| ·ZC_1 蜗杆的数学模型 | 第20-24页 |
| ·磨削ZC_1 蜗杆的砂轮的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 ·蜗杆的齿面方程 | 第21-22页 |
| ·计算参数的选择 | 第22-24页 |
| ·ZC_1 蜗杆的有限元模型 | 第24-26页 |
| ·蜗杆齿面造型 | 第24-25页 |
| ·蜗杆有限元模型 | 第25-26页 |
| ·ZC_1 蜗轮的造型 | 第26-31页 |
| ·蜗轮滚刀及蜗轮轮坯的造型 | 第26-27页 |
| ·蜗轮滚刀的运动及切削 | 第27-28页 |
| ·ansys 中的拓扑修形 | 第28页 |
| ·蜗轮实体造型及蜗杆副的装配 | 第28-30页 |
| ·接触分析的预处理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TI 蜗杆副传动强度分析 | 第32-47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32-35页 |
| ·有限单元法 | 第32-33页 |
| ·弹性接触算法 | 第33-35页 |
| ·TI 蜗杆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 ·TI 蜗杆副的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 ·蜗杆副的有限元模型 | 第36-38页 |
| ·TI 蜗杆副的传动强度分析 | 第38-45页 |
| ·材料选择 | 第38页 |
| ·TI 蜗杆副最大传动功率确定 | 第38-39页 |
| ·传动强度分析 | 第39-41页 |
| ·不同材料副TI 蜗杆传动的分析比较 | 第41-44页 |
| ·不同载荷作用下的硬齿面传动分析 | 第44-45页 |
| ·TI 型与ZC_1 型蜗杆传动承载能力比较 | 第45-46页 |
| ·设计参数 | 第45页 |
| ·ZC_1 型有限元分析 | 第45页 |
| ·TI 型与ZC_1 型分析比较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基于减速器装置热系统的蜗杆传动稳态热分析 | 第47-64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蜗杆减速器热系统模型 | 第48-49页 |
| ·热系统的一般表述 | 第48-49页 |
| ·减速器热系统模型 | 第49页 |
| ·热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49-58页 |
| ·热电比拟原理 | 第49-50页 |
| ·减速器装置的热网络计算模型 | 第50-53页 |
| ·传热学计算模型 | 第53-58页 |
| ·热网络分析与讨论 | 第58-60页 |
| ·设计参数 | 第58页 |
| ·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 ·运用热网络法估算效率的探讨 | 第59-60页 |
| ·蜗杆传动有限元分析 | 第60-63页 |
| ·有限元模型热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60-61页 |
| ·有限元热模型的预处理 | 第61页 |
| ·有限元稳态热分析 | 第61-63页 |
| ·本章总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 ·蜗杆副的建模 | 第64页 |
| ·传动强度分析 | 第64-65页 |
| ·基于热网络边界条件的热分析 | 第65页 |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